新闻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闻眼是关于新闻敏感的一个形象比喻,是说作为记者要有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样一件事情,别的人也许感觉司空见惯,而作为记者却要善于洞察微毫,看到别人忽视的东西,并从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写成稿子。也有“新闻鼻”和“新闻嗅觉”的说法。

比如荣获中国好新闻奖的《国庆放长假,消费掀热浪》,所用材料都是人们在假日消费中熟视无睹的一些现象。1999年国庆节,中国第一次放7天长假,新华社记者到商场、旅游点作了实地采访,又走访了旅游、交通、商贸等部门,然后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假日消费必将给消费市场带来无限商机”这一重大主题。按此主题谋篇布局,使得一堆看似平淡的材料,放射出了异样的光彩。中新社荣获全国好新闻奖的《北京人争赏香山红叶》,也是从看似平常的一般活动中发掘出了重大的新闻主题。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道理,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是到处都有的,而我们缺少的则是“发现”。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记者擦亮新闻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