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三体石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魏正始中,刻古文经于石碑上,以应学者们读经之需求,与“熹平石经”并立于太学。古文不易识,则以篆、隶二体列于古文之下以诠释之,世谓之“ 正始三体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241年),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其中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全的有《左传》。魏三体石经自晋永嘉之乱后,屡经损毁,到唐初已残缺不堪,但当时还有完整的拓本。魏三体石经的残石,自清光绪年间始见出土,以后不断有所发现,直到1945年、1975年在西安还出土过三体石经的残碑。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和校勘学上都有很大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