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植物的名字多以“pteris” 作为词尾,该词意为“羽”,形容蕨类植物特有的羽片状叶,中文往往翻译为“羊齿植物”或“真蕨类植物”。
这个是学习鉴别古生代(从寒武纪到二叠纪)植物化石的基础。石炭纪和二叠纪报导了大量这种形态属种,即单纯根据叶(羽片)的形态建立了大量的化石属种。形态属种的建立和植物化石保存不完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植物整体性势必越来越强。但是这些形态类型仍然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为常见的化石类型。
以下为常见属的中文名和学名。
1,扇羊齿 Rhacopteris
2,楔叶羊齿 Sphenopteridium
3,须羊齿 Rhodea
4,楔羊齿 Sphenopteris
5,栉羊齿 Pecopteris
6,脉羊齿 Neuropteris
7,畸羊齿 Mariopteris
8,座延羊齿 Alethopteris
9,齿羊齿 Odontopteris
10,美羊齿 Callipteris
11,单网羊齿 Gigantonoclea
12,带羊齿 Taeniopteris
13,舌羊齿 Glossopteris
食用不要采集成熟的羊齿类植物。它们会破坏体内的维生素B,引起各种血液病,严重的会引起食者死亡。只可食用紧紧卷曲的嫩头部。北温带地区所有的250 多种羊齿类植物在幼嫩期都可以食用。不过有些种类气味不好,苦味很浓。有些具有刺激性线毛,必须在食用前除去。尽可能从柔嫩部分的底端折断,可以用手抹去茎叶上的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