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煤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疾病名称檀香煤病

基本概况檀香 学 名Santalum album L.属檀香科半寄生或常绿小乔木。药用其干燥的心材。具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分布在台湾、广东等地。

基本症状为害叶片,初期为煤污状小点,后扩展、加厚,形成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色、厚薄不均的煤烟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常与介壳虫伴生。

病因原理Asterinella sp.菌丛叶两面生、散生、展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菌丝体密网状,菌丝波浪状弯曲,不规则分枝,暗褐色,宽5—6μm;头状附着枝互生或侧生,具1个分隔,顶细胞膨大或不膨大,直,3—4×1.5—2(μm),柄细胞短,无瓶状附着枝,菌体上无刚毛;子囊壳盾形,集生或散生,上部由辐射状的、菌丝体组成,形似盾板,暗褐色至黑色,中央开裂;直径110一141μm,未见成熟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器与盾状的子囊壳相似,略小,色淡,为浅褐色至暗褐色,直径72—90μm;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两端钝圆或一端略尖,单胞,榄褐色至暗褐色,中央有一月牙形透明区,19—24×8—10(μm)。

发病条件华南干旱的10月至翌年3月发生,有时整个叶片煤烟累累。

防治方法1.选栽抗病品种,种植无病苗木。“青竹梅”等轻抗黑星病,选用无病接穗和苗木。

12.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密生枝、摘除僵果、收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生长期剪除病枯枝、摘除病果,防治再侵染。

13.加强梅园栽培管理。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除杂草,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率。

14.药剂防治。休眠期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开始至5月间,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药剂(以当时湿度和果园发病严重情况而定)。据本站2001年2-4月药剂筛选试验,目前防治果梅黑星病以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防效达92.31%为首选,80%大生M—45可湿性特剂600倍防效92.21%次之,第三是20%粉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防效71.6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