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纹盖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周初期蟠龙纹盖罍,盖径12厘米,口径16.5厘米,通盖高44.5厘米。器物面隆起,盖子上铸造有立体蟠龙,前足蹲踞,四周饶三长尾夔龙纹盘绕,器身侈口短颈,圆肩,敛腹,高圈足,肩部及两侧附兽首环耳,上腹饰对变形卷体夔纹,突目,利爪,尖齿,下腹饰兽面纹,近底处及圈足饰夔纹,又附牛首形象鼻,通体以雷纹衬地。

此器造型玲珑,工艺精美,为世所罕见,唯四川省彭县竹瓦街青铜器窖藏中出过一件蟠龙盖罍,与此酷似。这件器物出土于辽宁朝阳咯左县北洞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龙是中国装饰艺术领域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中国历代的装饰艺术,包括建筑、舟车、礼乐器具、家具、陶瓷、金属、纺织刺绣、服装、漆器、玉器、玩具、钱币、邮票、商品装潢等多方面,都用到龙纹。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彩陶和玉器中,就出现了龙的形象。到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青铜器装饰上,龙纹图案就已经很普遍了。

在商中期龙文的发展有两个特殊现象,一为「夔龙纹」自兽面纹之附属部分独立出来,成为夔龙纹饰;另一现象是「蟠龙纹」开始发展。蟠龙纹于此期可分二型:一为龙首作侧面,身躯顺着头向下卷,在青铜盘中盘卷成一圈,见于殷商中期偏晚;另一为龙首作正面,龙体身躯作顺时针盘卷成一圈或一圈半于青铜盘中,身躯间常夹有小龙,多见于殷商中期偏晚,延续至春秋早、中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