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云环同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新华社优秀的驻外记者。她在新华社20多年,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她长期研究南斯拉夫问题、巴尔干问题,早在90年代初就在南斯拉夫当过常驻记者。1999年3月,当南斯拉夫局势极其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的时候,邵云环同志主动请缨,再次勇敢地奔赴报道第一线。到达贝尔格莱德后,她不顾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深入现场采访,及时、准确地发回大量有价值的公开和参考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北京时间 1999 年5月 8 日 早晨 5 时 45 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 3 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 3 人死亡, 1 人失踪, 20 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
邵云环同志,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新华社优秀的驻外记者,(1951.6.19.—1999.5.8.),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汉族。1958年9月至1968年12月在佳木斯纺织厂子弟小学和佳木斯市一中读中小学。1968年12月至1971年9月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建工处当工人。1971年9月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学习塞尔维亚语。1975年2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参编部做塞文翻译工作,1983年5月到1985年5月在中国新闻学院学习英语,回社后在参编部英文一室从事英文翻译工作。1986年7月至90年10月在参编部俄文室东欧片从事塞文参考报道选译和调研工作。90年9月至93年10月起在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任记者。1993年10月起在参编部俄文东欧片从事塞文的选译和调研工作,并于1995年3月起任俄文室副主任,主持东欧片工作。96年5月起调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副主任。99年3月15日赴南斯拉夫任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同志于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参编部党委委员。1994年8月被评骋主任编辑专业职务。邵云环同志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的20年多年中,主要从事有关南斯拉夫情况的选报翻译和调研工作。由于她平日严格的自我要求,养成了明确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新闻敏感,加上熟练的外文水平,广博的国际知识,勤奋的工作作风,扎实的调研功底,多年来她准确及时地翻译和撰写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稿件,受到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好评。
1990年9月她奉派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时,正值南斯拉夫发生分裂和波黑战事正激的时候。她是一位踏实勤奋的记者,牢记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凭借多年练就的调研功底,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的亚采访。此外她还到马其顿和黑山共和国采访过。由于她深入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许多有见地、有深度、有现场感的稿件。此外,她还写了大量内参综述稿件。在担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副主任期间,她悉心经营“时事纵横”版,不断推出好栏目和精品稿件,较好地体现了《参与消息》的特色,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版面之一。
1999年3月,南斯拉夫局势日趋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她主动请缨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不久北约便开始对南实施狂轰滥炸。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在发了大量公开报道的同时,连续写了三篇通讯,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的现场情况,用事实揭露了北约轰炸造成的严重后果,字里行间洋溢着新华社记者的浩然正气,以及对北约轰炸的谴责,对南人民的钦佩和同情。
1999年5月8日晚,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女记者邵云环在北约野蛮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不幸遇难。北约罪恶的炸弹夺去了邵云环同志的生命,但她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的高度热情和关怀,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