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继先(公元1092--1127),北宋末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道教正一(天师)派第三十代天师。
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武宗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传奇与史实:
九岁时继承教位,为人沉默寡言。徽宗崇宁以后,共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等。
张继先得宋徽宗恩宠,却志在冲淡,喜在山中旷逸自怡,清静修道,屡乞还山。作庵于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徽宗亲书“静通庵”赐之,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据称他曾预知国难,托弟子王道坚转告徽宗当“修德弭灾”。其弟子吴真阳,王道坚等有名于世。
思想与著述:
张继先提出“心”为万法之宗,论述心神,无恶与符法的关系,认为人身有“精气、元气、元神”三宝,称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摈弃他法,是谓“破妄”。
张继先会通祥宗,除继承其家传符箓道法之外,亦兼修内外丹。他认为人之所以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乃是由于“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故须“斋戒以神明其德”,应“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使“一直澄湛,万祸消灭”,认为“道不远,在身中”,“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劝来拜受天师秘箓者脱去世网,反求诸己,“俱登道岸”。
有著作《大道歌》(即《明真破妄章讼》)、《心说》等传世,后代天师明张宇初辑有《虚静真君语录》七卷,多叙述张继先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的《心说》谓心与神,道异名而同义,守一虚无,即离尘绝世。一念萌动,即堕轮回之苦。
2、张继先【图】男,汉族,1950年8月生于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工学硕士,现任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
历 任: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劳资处长、副总经理,市经委副主任,市经委主任、工业党委副书记,市经贸委主任、工业党委书记,市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2004年9月起任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
3、张继先男,1948年毕业于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就职于河南省长葛市政协、农业局,农经师。本人任市政协副主席,入典《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科技名人录》、《世界科技咨询专家》等20多家书刊。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和香港新时代国际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出版社技术顾问和特约顾问编委、中国农经学会会员。创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7项、市级10项、县级7项、世界专利2项,科技论文26篇。农业区划创“三项”全省第一。《闲散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农桐间作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属国内首创,国土局、农业部嘉奖并载入《世界优秀专利成果精选》。应邀参加全国农民负担课题研究和《农民负担管理条例》修改。《人民日报》等六家报纸、中央省四家电台电视台、《农业经济问题》等十家国家级省级书刊报导、播放、登载本人利技成果,来访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