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百合白绢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疾病名称药用植物百合白绢病

基本症状主要发生在鳞茎或茎基部,病菌侵入鳞茎后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病变,后植株下位叶开始变黄,植株凋萎,扒开表层土壤,可见鳞茎被放射状白色菌丝缠绕,病组织腐败,病部可见茶褐色小菌核。

病因原理Sclerotium rolfsii Saccardo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liarolfsii (Curzi)Tu.& 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条件白绢菌可经种球带菌或直接由土壤中的病原菌侵害百合地下球茎、块根、根、茎及与地面接触的叶部。种球带菌时,以菌丝方式侵入球茎外层鳞片或块根芽体,当气候适合菌丝生长时,开始长出绢丝状菌丝休,并分泌水解酵素摧毁寄主组织;若由土壤中之菌核发芽或植物残体上之菌丝接触球茎外层鳞片或块根,茎基部及根系时,也会造成为害,致水分吸收受阻,植株下位叶开始黄化,病势进一步扩展,造成整株萎凋死亡。温湿度适合菌丝生长时,以茎基部为中心的土表或宿根的茎上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束成放射状扩展,上面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1)选择高燥地块繁殖桑树苗木4(2)采用干净的河边沙预措插条能减少或控制其发病。(3)药剂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将沙喷湿喷透,再用塑料薄膜盖7—8天进行沙藏预处理插条;也可把沙藏后的插条用上述杀菌剂浸泡20一30分钟,都能减少白绢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