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滩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甘肃省定西市漳县草滩乡草滩乡位于甘肃省漳县东南部,距县城约60公里处,总面积117.5平方公里,东连新寺镇,西邻岷县蒲麻乡,南靠东泉乡,北与石川乡接壤,地处东经104°26′20″到104°34′30″,北纬34°34′10″至34°39′20″之间。以山高谷深,山塬较缓为主要地貌特征,属于南间中山山塬沟谷农林牧区,全乡海拔为2300-2763米,年积温1549℃,最高气温为〈七月份〉15.2℃,最低气温为(元月份)为-8.8℃,年平均气温为4.3℃,无霜期105天。年日照时数2313小时,最短为5.6小时(二月份),最长为7.7小时(七月份),年降雨量在465.5至497.5毫米之间,土壤主要有黑沃土,褐色土和黄粘土等,主要农作物有蚕豆,小麦,洋芋,当归,油菜等。全乡土地面积176241.1亩,其中:耕地493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8%,人均耕地3.85亩,退耕还林21144亩,有12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2529户,12196人,上年人均纯收入1462元,农业增加值1796万元,粮食总产量734140公斤,人均产粮576公斤。

贵清山是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史称“贵清仙境”,由贵清山、贵清峡两个景区组成,是甘肃省首屈一指的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距漳县县城36公里。景区内群峰耸立、千姿百态、古木参天、林海苍郁、汇集了诸多的飞瀑流泉,栖息着多种珍禽异兽。区内有乔灌木29科99种,药用植物500余种,仅禅林就有千年古松200余亩。有金钱豹、狗熊、苏门羚、红腹锦鸡、蓝马鸡等国家保护动物20余种。贵清山仙姿神韵,自然景观独特:三峰环翠、绝山献耸峙,万壑松涛、波澜壮阔,洗脸清池、神泉仙水,禅林挂月、诗意盎然。贵清峡谷与山顶有天梯、石栈相连。整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仅60米。十里贵清峡谷,恰似十里画廊,峡谷内奇峰错落,溪流百折,林木蔽日,飞瀑似练,移步换景,仪态万千。

贵清山古迹丰富。建于明隆庆年间的古刹寺院五百年香火经久不衰农历四月八浴佛庙会,香客游人日达数千。造型别致的雪壑禅院,佛界钟声空灵久远。巧夺天工的断涧仙桥,飞虹凌空、意境超然。铁牛禅师坐化灵岩古洞,姜维上马石古今流传,清道光年间漳县籍河南巡抚王宪“贵清十景”诗传颂至今,宋平、王光英、雷洁琼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贾志杰、刘冰、杨植霖等政界名人的当代赋诗题词为景区增辉。

贵清山集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九寨之美,是“丝绸之路”东南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甘肃白银市会宁县草滩乡草滩乡位于会宁县北部,南北宽13公里,东西长30公里,总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东与刘寨乡接壤,南与四房乡、土木乡相邻,西与白草塬乡相连,北与土高山乡相接。现辖7个村42社2644户13432人。地形东高西低,山塬交错,属残塬丘陵区。海拔在1600——2200米之间,境内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在240——400毫米之间,年蒸发量达1700毫米,平均气温在6—7℃之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136天,属典型干旱山区。

现有耕地面积58090亩,梯田48160亩,水窖7420眼。2005年,全乡粮播面积58047亩(其中夏粮20000亩,秋粮27047亩)地膜玉米8000亩,红葱6000亩、小杂粮3600亩,瓜类3000亩。

近年来,乡上按照“项目拉动,产业致富”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草畜、红葱、洋芋”三大产业。

草畜产业:草滩以盛产“草”而得名,近年来,乡上紧紧抓耕还林(草)政策,1999年,全乡完成退耕还草3041亩,并且都套种了紫花苜蓿。

红葱产业:由于气候、光照、土质等多方原因,草滩乡出产的红葱味美、茎粗、质厚,深受客商欢迎,销往海原,白银等地,2005年全乡红葱种植面积达6000亩,其中断岘5000亩,麦李、孔寨两村各500亩。按亩产200斤,每斤0.5元计算,收入可达600万元,人均增收449元。

洋芋产业:种植洋芋的历史颇为久远,洋芋逐渐成为干旱山塬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达到18000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