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大熊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称:巴氏大熊猫

拉丁文名:Akluropoda melanole uca baconi

生存环境:早更新世——中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越南及缅甸北部

体形特征:身长约2.0米,肩高近1.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培根的熊猫

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又译包氏大熊猫,又名大熊猫巴氏亚种,是大熊猫已灭绝的亚种,分布于更新世的中国、缅甸及越南北部。

特征

巴氏大熊猫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及粗壮,长约2米。它们的头颅骨粗而且短,鼻端较短。它的四肢粗壮,趾上有爪。牙齿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咀嚼面则较为复杂。

演化

巴氏大熊猫分布在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中国、缅甸及越南北部。巴氏大熊猫很可能是现今大熊猫的祖先,并由始熊猫演化成的小种大熊猫衍生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