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化脓性腭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病原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入,平时隐藏在扁桃体小窝内,当人体因劳累、受凉或其他原因而致抵抗力减弱时,病原体迅速繁殖而引起发病。炎症自小窝开始,再遍及整个扁桃体。
急性炎症时,扁桃体实质内充血,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在粘膜表面,可见黄白色斑点。扁桃体明显肿胀,并可形成多数小脓肿。小窝内由纤维素、脱落上皮和脓细胞等组成的脓性渗出物向小窝口排出,故在扁桃体小窝口可见脓点。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明显,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增生活跃,扁桃体肥大。小窝粘膜上皮增厚、表面角化过度或形成小溃疡。角化物、炎性渗出物、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细菌等混合形成干酪样物的栓子,塞于小窝口。长期炎症可致扁桃体内小血管闭塞,淋巴组织变性,逐渐为结缔组织代替,此后扁桃体日益缩小,最后导致扁桃体纤维化。小窝口因瘢痕而狭窄,其内容物难以排除,常成为病灶。
【病因】急性化脓性腭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咽炎,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情况下,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咽部及腭扁桃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发病。
【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剧痛,不敢吞咽,疼痛常放射至耳部,伴寒战、高热。检查见腭扁桃体充血,明显肿胀,可见脓栓。常可引起腭扁桃体周围脓肿,有时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
本病可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