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山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水下山脉即“海底山脉”, 又称“洋中脊”、“海岭”,是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在地质构造上是板块生长和扩张的边界。它的长度很大,世界大洋中的洋中脊几乎是连成一体的海底山脉,总长度约6万公里,其宽度达数百—2000公里,高出大洋底部1000—4000米。其轴部为岩石圈板块的交界,是地壳的破碎带,岩石的年龄最轻。在洋中脊的中央是裂谷,裂谷宽数十公里,裂谷内及其两坡均有向裂谷倾斜的正断层,多地震及岩浆喷发,并有较高的地热量,是地壳的最活动区域,也是年龄最轻、地壳厚度最薄的区域,是新的岩浆不断上升的地方。洋中脊由高度磁化的拉斑玄武岩枕状熔岩流、岩墙及超基性岩组成,其上很少或没有沉积物层,洋中脊的两侧分布着许多不同规模的横向断裂带——转换断层,它们通常是相互平行的,而且之间的距离比较平均,并有许多长条形洼地和海脊一起沿着这些断裂带延伸。著名的大西洋中脊由北极起,穿过大西洋中部,在非洲南部转向印度洋,最后它连接到澳大利亚南部的海岭,并与太平洋的洋中脊连系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