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卷叶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害虫名称]茶小卷叶蛾

[分布危害]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梨、桃等多种植物。幼虫卷叶为害,

[为害特点]幼虫卷结嫩叶,潜伏其中取食,造成鲜叶减少,芽梢生长受抑,受害嫩梢制成茶叶后碎片多,品质下降。为害严重的茶叶一片红褐色焦枯状。

[形态特征]又名小黄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成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约18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散生褐色细纹,翅基、中部及翅尖有3条淡褐色斜行宽带纹,中间一条近中央分叉成"h"形,翅尖一条分叉成"v"形。卵扁平椭圆,淡黄色,数十粒作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卵块椭圆扁平,覆有胶质薄膜。幼虫成熟时体长16-20毫米,头橙黄,体淡黄绿至鲜绿色,前胸硬皮板色淡,常呈浅黄褐色。蛹长约10毫米,黄褐色,腹部各节背面基部有一列小刺突。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少数以蛹)在卷叶苞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第l代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生,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发生1代。除第1代发生较整齐外,其余各代均重叠发生。全年以春茶发生较重。7月以后由于气温增高,天敌增多,虫口数量显著减少,为害减轻。到9月以后数量又回升,但仍不如春茶期间严重。成虫白天栖于茶丛间,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卵块产于老熟叶背面,每雌可产卵300-400粒,分成2-3个卵块产出。幼虫活泼,能前后爬跳,受惊常爬出虫苞逃脱坠地。

[防治方法]在茶季掌握盛孵至l龄幼虫盛期,适时分批采摘,压低虫口。开展生物防治,可在始卵期后每隔三五天释放一批赤眼蜂,共2-3批(每亩2-8万头)。幼虫盛孵后,掌握阴湿天气,按白僵菌菌粉每克含孢子100亿计算,每亩1千克加水100千克喷雾。或用2.5%天王星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