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小水鸭章振勇编辑 章铭志制作

小水鸭简介

小水鸭

英名:Green-winged Teal、Eurasian Teal

学名:Anas crecca

别名:绿翅鸭、小麻鸭、金翅仔(闽语)

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科名:雁鸭科(ANAT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非

保育等级:无

生息状态:普遍冬候鸟。

特征描述:体长35-39公分,为台湾可见鸭科中最小的一种。嘴、脚黑色,雌雄个体的颜色差异也相当大。雄鸟夏羽豔丽,繁殖羽头至颈部为栗褐色,脸上眼周围一道弯月形绿色,并延伸至后颈侧,外缘有淡色细边。全身灰色波纹状羽,体侧有一明显的白色线斑;胸部浅灰色有暗色细斑,腹部白色,背部灰色,并有暗色细纹,肩羽有一白色横纹,尾部为黑色,两侧有醒目的三角形黄斑块。飞行时可见鲜豔的绿色翼镜,上下缘为白色,上缘略宽。雌鸟身体遍布黄褐色鳞状斑羽,羽缘较淡,有一条黑色的过眼线。

族群分布:繁殖于欧洲及亚洲中北部,冬季迁徙至南方避寒,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伊朗、印度、锡兰、中南半鸟、海南岛、台湾和菲律宾等地方为其度冬区。栖息于河口、沙洲、湖泊、沼泽地及内陆溪流地带或海岸。为冬季移徙来台湾的最普遍、数量也最多的雁鸭科鸟类,从每年9月开始陆续抵达台湾,11月至12月为最盛期,翌春3月底开始北返,于4月底时大部份都已离开。

生态习性:小水鸭为群居性,常小群或大群的和其他鸭科栖息于海边、河口、沙洲、湖泊、沼泽、盐田、鱼塭及内陆溪流等有水草的湿地觅食。飞行时,翅膀拍动的次数较其他鸭种快。冬天以水生植物、稻谷、草、草籽、莎草及植物种子为食,亦会吃食田螺、福寿螺等小型螺类,春夏则以水中无脊椎动物为主食。飞行速度快,受干扰时可瞬间从水面弹起飞离。筑巢于地面草丛中或是树洞里。

相似鸟种:白眉鸭雌鸟过眼线之上下各有一白色线斑。巴鸭雌鸟嘴基部内侧有白色圆斑。

生态威胁:无立即或明显威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