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必友,男,汉族,贵州省兴仁县人,生于1962年11月。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6月云南大学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班结业,2003年12月获得中学高级政治教师任职资格。2007年1月出席 中国共产党黔西南州第五次代表大会。现任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支部书记、副校长、中学高级思想政治课教师。
工作简历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贵州省黔西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1985年7月至1988年8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中等师范学校助理讲师;
1988年9至1990年7月在贵州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脱产学习;
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教师进修学校助理讲师、综合教研组组长;
1998年7月至2001年8月任贵州省兴仁县第三中学二级、一级政治教师、支部副书记、政教处副主任;
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在云南大学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
2001年9月至2001年11月任贵州省兴仁县第一中学一级政治教师、政教处业务人员;
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任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一级政治教师、支部宣传委员、校办主任;
2003年12月至2007年5月任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支部副书记、高级政治教师、校办主任;
2006年9月,被贵州省兴仁县教育局聘为“兴仁县教师学习培训与资源中心”兼职教师;
2007年5月起任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高级政治教师、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2006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兴仁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兴仁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2007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黔西南州第五次代表大会;
2009年4月起任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支部书记、高级政治教师、副校长。
2009年8月根据仁教政字[2009]59号文件《关于成立兴仁县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的通知》任兴仁县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
学习培训经历1986年7月在贵阳参加贵州省思想品德讲习会;
1987年1月至12月参加兴仁县第二期法律常识轮训班;
1988年9至1990年7月在贵州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脱产学习;
1991年9月1日至8日参加贵州教育学院第五期人口师资培训班;
1994年3—5月参加贵州省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训;
1994年8月1—15日参加贵州省教育委员会举办的贵州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培训班培训;
1997年12月在兴仁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五项基本功培训;
1999年7月19—31日参加兴仁县劳动人事局计算机应用培训(初级);
1999年11月16—17日在贵阳参加贵州省小学思想品德课骨干教师培训班;
2001年10月25—27日在贵阳参加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师德修养辅导教师培训班;
2002年7月1—4日在贵阳参加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 学科培训者省级培训;
2002年8月通过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三级甲等水平测试;
2003年7月在申报中学高级教师前通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2003年6月20日,云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政治教育专业结业;
2006年6月获得2001—2005年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2006年8月通过贵州省人事厅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培训考试;
2006年8月参加兴仁县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负责推进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007年8月8—10日参加贵州省省级骨干教师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
2007年8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兴仁县委员会党校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7年10月9日至11月30日参加贵州省“十一五”期间第五期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脱产学习;
2007年12月7日至12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兴仁县委员会党校参加兴仁县领导干部十七大理论培训班学习;
2009年7月24日至8月12日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参加贵州省十一五期间第二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2009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在职参加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堂教育技术培训和班主任培训。
主要业绩1998年1月22日《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在《贵州教育报》第四版上发表;
1999年5月,《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一文入选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委员会编的《献给学生的爱》一书,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8月,《实行竞争上岗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一文获得《中国教育报》组织的“跨世纪的中国教育”征文活动三等奖,本文由改革出版社出版。
2000年4月,《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一文荣获政治教育杂志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创办)举行的“创刊20年,迈向新世纪”全国征文三等奖。
2000年2月在兴仁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思想品德》课骨干教师培训中做了题为《接近新标准 用好新教材》的学术讲座。
2000年6月13日在全州青少年社会公德知识竞赛中,荣获黔西南州教育局颁发优秀辅导员奖。
2000年7月18日参加黔西南州教育局组织的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
2001年7月1日被中共兴仁县委评为200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5月20日被云南大学研究生部评为优秀学员。
2003年7月25日为新招考50名教师和支教干部127人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
2005年2月1日为新录用教师作《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
2005年2月25日为全县教师提高培训班主讲《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依法执教水平》专题讲座。
2006年1月荣获黔西南州教育局“黔西南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2001—2005年)先进个人”称号。
2006年5月荣获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2001—2005年)先进辅导教师”称号。
2009年10月18日被兴仁县教育局评为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根据兴仁县教育局的安排,多次为全县新上岗的教师作过师德修养和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基础等课程的岗前培训;曾给贵州师大在兴仁县开办的自学考试助读班上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给贵州教育学院在兴仁开办的小学教育大专班任过《邓小平理论基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国通史》等课程,为全县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师资作出过贡献。
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背景、近9年中学中层领导和2年多大型完全中学副校长的任职经历以及从事24年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的丰富经验,为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广泛收集和深入钻研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兴仁民中校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同类学校的成功管理经验充分借鉴,亲自执笔起草了兴仁民中内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提交行政会议和教代会讨论通过,为学校重大改革献计献策,为提高民中管理规范化水平作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精心思考和论证学校每项决策的合理性、合法性、合情性和有效性。
2009年1月20日《中国教育报》第1版题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活动》的报道:贵州教师林必友认为,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成了最完善的趋同训练,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情,“自主和探究性学习可以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积弊”。
2010年1月14日,在全州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创造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家庭教育》的专题发言。
近期言论2008年12月17日《自主•探究•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探讨》(为校长研修论文,2007年11月提交贵州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研指导 >> 专题教研 >> 教学理论 >> 教学模式研究栏目采用。
2009年3月3日《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与对策》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研指导 >> 专题教研 >> 教学热点>> 3+X高考改革栏目采用。
2009年4月2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素质教育观》被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师培训 >> 综合素质培训 >> 教育原理培训栏目采用。
2009年4月4 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素质教育观》被中国班主任网>>理论研究>>教育相关理论栏目转载。
2009年06月19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素质教育观》被人民网-理论频道采用。
2009年6月21日《文理分科高考的弊端与对策》一文被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理论 >>网络论文 >> 采用。
2009年7月27日《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方针》一文被人民网理论频道采用。
2009年11月7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一文被人民网理论频道采用。
2010年1月4日《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进生”问题》一文被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 教研指导 >> 专题教研 >> 教学理论 >> 教学管理研究栏目采用。
2010年3月1日《创造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家庭教育》一文被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 校长培训 >> 校长工作漫谈 >> 经验交流栏目采用。
2010年3月15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发表《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应该回应“钱学森之问”》[11]的看法。
2010年3月25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发表《我对党的教育方针表述的建议》[12]的看法。
2010年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发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13]的看法。
现行工作现任中共兴仁县民族中学支部书记、副校长,兼任中共兴仁县民族中学支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主任;分管贵州省兴仁县民族中学电教处、工会、团委三个部门的工作;现任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倡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自身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张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创新无限,追求卓越;用热情点燃热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灵感触动灵感,用创新催生创新。充分尊重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敢于破除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切形式主义和迷信思想的束缚,崇尚有灵魂的教育。积极推进采用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等适合当代中学生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把管理过程与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和关心人、关注人、关爱人,引导师生员工学会发现人、发掘人、发展人,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努力放大每个人的创造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