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物性”,不仅指物的面貌与性质,也与我们常言的“人性”一样,是一个具有深博哲理与科学的词汇了。
在解释 物性 之前,在此先表达一下对 人性 一词的自我梳理。
对人性最普遍的表述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即基于某个客观环境(生产、生活、科学研发、规划设计与环境建设),在一定的条件、原则或规则下,最大可能的考虑和满足人(身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感受和需求。能带给人以自由、舒适、安心和踏实。这基本上就算是实践了“人性”。简言之也就是于人类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要照顾和体现人的根本感受和合理需要。毕竟,人类的所有活动也都是为了自身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
至于“物性”,其实只要置身处地、换位思考,道理也是相通的,大千万物与自然环境,或没有生命,或没有思想,或没有情感,但于宇宙与自然规律下也有其自身合理的存在和发展。虽然我们人类是有思想和情感的生命或“物体”,但与它们一样,也仅是这世界和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彼此是一体和统一的,相互不能分割、对立和矛盾的存在。违背了这一定律和法则,即使我们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还能继续发展生存,但估计也会活得不好。
所以才需要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像人与人之间那样,在考虑和重视 人权 和 人性 的同时,也要照顾和尊重“物性”和“物权”。
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本就是相依相存、彼此服务、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不要发生过分冷战、冲突、破坏甚至占有和掠夺这样有害和谐与发展的行为和事件。人与人间需要宽容礼让,同样,人与物及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也需如此
当人与人、物与物、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做到了自然融洽、“互惠互利”与和平共处,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以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才算真正达到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