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从江40公里。那里群山环绕,纵横交错,高低起伏,形如一条沸腾的苍龙,原名“龙头”,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其山势形壮象传说中龙的头部,龙头因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龙图。龙图因此而得名。由宰门、腊全、腊水三个村落组成。共676户,2897人(其中:腊全227户、1160人,腊水136户、571人,宰门263户、1166人)。
龙图椪柑是龙图的经济之柱,在龙图山之颠河之畔,处处金果灿灿,椪柑面积达1980亩,户均3亩,年产鲜果400万斤,年收入300万元左右。人均占有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2300元,如今龙图已安上国网电,饮水自来水,全部硬化村寨道路,家家有存款,户户看彩电,50%的农户住进了椪柑楼,82%的农户建起沼气,70%农户安装程控电话。
龙图人种植椪柑,种出了省级文明村寨,种出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2000年从江县第二届椪柑节成功在这里举办,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亲笔在寨头公路牌枋上写下了“椪柑第一村”五颗醒目大字。龙图生态风情旅游独树一帜,这里有特期喀的奇山异石、地下溶洞,有椪柑园的浮光泛金,有作为侗寨象征的花桥与鼓楼。龙图是历代侗族英雄的活动中心,吴勉、杏妮(萨岁),方姑妹、刘杰、梁世锦、陆大侠等英雄豪杰及三省侗族地区款首包括名人都曾在此为维护民族平等,演绎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龙图的戏剧文化独树一帜,深厚的文化底蕴,酝酿了丰富的民族风情,侗戏创始人张洪干创作的侗戏《金汉烈妹》、梁普安创作的侗戏《秦娘美》、梁维安创作的现代侗戏《官女婿》等戏剧文化广为传唱。有斗牛、斗鸡、牯藏节、芦笙赛等丰富多彩的竞技活动,有神秘的祭萨仪式、吃相思、抬官人、找新娘、踩歌堂、鼓楼抢鸡、寻歌坐月等民间习俗。
走进龙图,使你全然忘却都市的喧嚣,感受到田园风光的心旷神怡。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的叠檐鼓楼凌空呼应。人们既保守着古老文化的习俗,但又不拒绝现代文明的融入。
错落有致的龙图侗寨,200多栋气势雄壮的“椪柑洋楼”(种椪柑致富后修建的)散落在各处,像一局美丽的棋局尽收眼底。远远望去,那曲折的画卷,挺拔的院墙,水墨的砖瓦,宛如神雕仙塑,把美丽的龙图侗寨装点得秀丽多彩。
龙图除保存有侗族山寨常有的斗牛、斗鸡、斗鸟、赛山歌、赛芦笙等竞技活动和侗歌、侗戏、彩歌堂、觅新娘、行歌坐月等传统习俗外,更有“抬官人”、“吃相思”、“祭祖母”等独特的民间仪式。最富盛名的是“抬官人”。在离村寨两三公里的公路上摆开阵势,客人到来,便唱起“拦路歌”、敬起“迎宾酒”,把嘉宾请进花轿,接着前面由盛装的寨老、少女和芦笙组成的仪仗队领路,后面五六十台大轿蜿蜒而行,一路村民夹道,笙歌震野,煞是壮观。那浩浩荡荡的花轿队伍,如翻腾的蛟龙,一会儿阔步朝前,一会儿婷婷细步。坐在花轿里的宾客面含笑容,受宠若惊,行走在路上的人们精神抖擞,欢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