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概况
石埠子镇位于安丘市南部,渠河沿岸,地处安丘、诸城、沂水三县市交界处,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9万人,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2.18万亩耕地,属东汉樊王城所在地,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通讯、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著名商埠,素有“安丘粮仓”、“水果之乡”等美誉,一九九六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
草莓生产
规模大,组织好。该镇充分利用土肥水美,具有传统种植习俗等优势,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草莓为主的各类果品蔬菜生产,先在冢头村搞种植试点,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全镇种植业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到98年,全镇共建成“AA级”绿色食品草莓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冬暖式大棚4000亩,大弓棚4000亩,露天草莓2000亩,年产量220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适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镇党委政府适时组织成立了“冢头村高效农业开发公司”,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粗放型生产为集约式生产,公司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物资服务、销售服务,统一收购价格,统一装运外销,根本解决了分散式经营条件下,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量少难远销、量大卖不了、远销难运输、近销价不高的困难,全镇草莓产得出、卖得尽,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15%,销售旺季供不应求。公司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青岛、潍坊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草莓深加工出口韩国、日本,填补了石埠子镇无农副产品出口的空白。

品种全,质量高。现有“巨星”、 “全明星”、“宝交早生”、“戈雷拉”、“丰香”、“明宝”、“弗及尼亚”、“哈尼”、“马利亚”等20多个名优品种,其中“巨星”系列果实大、甜度高、耐储存;“全明星”味美色艳、香甜可口;“丰香”、“明宝”口感好、甜度大、果型正、个头大、耐储运;“宝交早生”具有早熟、味美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草莓“六改”技术,即改小棚为大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改施基肥为叶面施肥,改自粉为蜜蜂授粉,改平畦种植为起垄种植,改密果为疏果,改老化变异品种为稀有脱毒品种。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草莓产量大幅度提高,由每亩2000公斤变为2500公斤, 优果率达98%,草莓提早5-6个月上市。
重销售,抓服务。草莓生产始终以销售为指导,不断开拓市场,以销促产。全镇在冢头村设立大型批发市场一处,其他小型批发市场五处,为客户提供统一价格、统一验收、统一装运、统一结算等服务,开通了价格保合理、质量保满意、食宿保方便、人身保安全的“绿色通道”。使客户吃得放心,住得满意,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对于个别商贩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坚决予以打击,维护“草莓之乡”的声誉。
展望未来,可喜可贺。2008年中国草莓之乡”石埠子镇1.5万亩大棚草莓,经龙头企业深加工后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及欧盟等国家,赚取了外汇,拉长了农民增收链条。在发展专业村、专业镇过程中,安丘市注重走农业标准化、国际化的路子,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引导组织专业村、专业镇实施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达到区域化种养管理基地与GAP认证和国际认可相对接,基地内大到病虫害防治、肥水的使用,小到蔬菜基地的环境,都严格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目前,安丘市经国内外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基地达2.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达4.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21.3万亩。
大樱桃生产
大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继中国樱桃之后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树种。因此,早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在调节鲜果淡季,均衡周年供应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大樱桃果实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中医药学认为,大樱挑具有调中补气,祛风湿的功能。大樱桃管理用工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宜在安丘市栽培。因此,积极发展大樱桃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全镇大樱桃栽植面积2.5万亩,2007年产量1500万斤,建有设施栽培大棚120个,约110亩,大樱桃销售收入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20%以上。受得天独厚的于家和水库小气候影响,石埠子镇大樱桃成熟早、品质好、种类多,已经形成了十几个品系、四十多个品种,主要有大红灯、拉宾斯、先锋、那翁等。现已注册“豆角地”、“刘家庄”和“中头”三个大樱桃商标,该镇的大樱桃分别荣获首届中国(菏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樱桃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引进国外大樱桃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等荣誉称号。
镇内建有四个高标准大樱桃市场,市场管理规范,配套设施完善,吸引了周边各县市果农和全国客商,樱桃销往东北、上海、广州、深圳、东南亚和韩国等地,2007年商流量达百万人次,销售大樱桃2100余万斤,市场规模和交易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年来,该镇立足大樱桃产业优势,倾力打造环北楼水库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带,广泛开展大樱桃观光采摘游及农家乐活动,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历史古迹召忽墓,召忽,春秋时齐国人,齐国公子纠的师傅,与管仲同辅公子纠。春秋初期,齐襄公统治黑暗,政局动荡不安,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莒国,公子纠在管仲和召忽帮助下逃到鲁国。不久,齐国发生宫廷变乱,襄公被杀,国内无君。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为巩固政权,迫使鲁国处死了公子纠。管仲被囚回国,后成为齐国名相,辅佐桓公建立霸业。召忽看到其主被杀,无比痛心,悲愤交集,遂触殿柱而献忠,死后葬于此处。东召忽村与西召忽村因此而得名。召忽墓位于安丘城西南37.5公里、石埠子镇东召忽村西100米处。该墓封土高约3米,直径约6米,墓前有清雍正五年进士邑人马长淑所立墓碑一通,上刻“齐召忽墓”四个大字及介绍召忽生平的碑文。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村展播1、安丘市石埠子镇东刘家庄村,位于石埠子镇西北1.5公里,东连市镇主要交通要道,该村约有住户300户,背山而立,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果品繁多,是发展高产高效的有利条件。该村在80年代后期着手发展高效经济:大棚蔬菜、大棚油桃、毛桃试种成功,在党的政策和本村两委的领导和带领下,大棚农业发展迅速,主要桃树品种有:中油5号、艳光、早红、宝石清、藤光等,在每年的4月份上市。
为了更好的引导果农销售产品,在村的内成立了东刘庄果品市场,市场以信誉求生存,用户至上,公正、合法、合理的管理力度,十多年来赢得了全国各地客户的赞誉,日交易量达到20万斤以上,交易额多大40余万元。市场成了周边市镇的果品集散地。
2、安丘市石埠子镇豆角地村位于安丘市西南部,居诸城、沂水、安丘三县交界处,南临渠河,西靠摘月山,紧挨安占公路,山清水秀,交通比较便利,相传该村村址原为本镇北王家庄村一家地主专种豆角的土地,明末清初,李氏迁来当佃户,因李氏忠诚,故送此地立村,冠以地名为村名---豆角地村。全村共有220户,890口人,总耕地面积1200亩,有四分之三土地在丘陵上。
该村村民世代忠厚,做事认真,耐劳吃苦,六、七十年代该村以黄烟种植,而闻名周边各地。八、九十年代又以红富士苹果出名,而成为果品生产专业村,现在又以大樱桃生产走红,堪称潍坊樱桃第一村。
近年来,该村先后被市委市府授予“小康带头村”、“双文明建设先进村”、“村庄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省建委人事厅授予“村镇建设文明村”,被潍坊市科协授予“科普示范村”,连续多被评为“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石埠子镇》之歌1、中国草莓樱桃之乡发展号角我们吹响
石埠子站在历史的起点
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看那山,看那水
看那山水工业更强
看那山,看那水
生态家园共建共享
2、中国草莓樱桃之乡
历史长河我们遥望
石埠子有着千年的诗卷
一页一页翻过城墙
看那山,看那水
山水间读书的公冶长
看那山,看那水
耸立着天下第一坊
3、中国草莓樱桃之乡
城镇建设我们担当
渠河畔写下壮丽的歌谣
一曲一曲飘向远方
看那山,看那水
林场路头摘下月亮
看那山,看那水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4、中国草莓樱桃之乡
发展号角我们吹响
石埠子站在历史的起点
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看那山,看那水
看那山水工业更强
看那山,看那水
生态家园共建共享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
36965
男
18819
女
18146
家庭户户数
10351
家庭户总人口(总)
36786
家庭户男
18689
家庭户女
18097
0-14岁(总)
8023
0-14岁男
4347
0-14岁女
3676
15-64岁(总)
25423
15-64岁男
12917
15-64岁女
12506
65岁及以上(总)
3519
65岁及以上男
1555
65岁及以上女
196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6092
特色农产品草莓,水果,花生,果品,苹果,红富士,香蕉,樱桃,杏,李子,生猪,肉鸡
村庄名录石埠子五村
石埠子二村
石埠子三村
石埠子四村
城后村
葛布口村
冢头村
王家庄村
中孙家庄村
河北营子村
豆角地村
西张相村
东张相村
西刘家庄子村
东刘家庄子村
王家庄子村
后庄村
孝河口村
张靳村
楼子村
崖头村
北孙家庄村
东召忽村
西召忽村
东殷民村
西殷民村
西柿子园村
罗家官庄村
张解村
车苗村
晏峪村
前韩寺村
后韩寺村
荆布子村
柳子河村
蒯沟村
阿陀村
闵家庄村
殷家庄村
王庄村
马头山村
孔家庄村
于家河村
张家庄子村
后河村
北石岭村
崖家官庄村
裴家官庄村
披甲峪村
夏口村
中小学校安丘市石埠子镇东后河希望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南王家庄学区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中心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初级中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后韩学区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如忽中心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张解学区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张靳学区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张靳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王庄学区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石埠子中心小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石埠子初级中学
安丘市石埠子镇西刘家庄学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