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大学(原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省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

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学院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积极地推进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五十一年来,培养了数十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各种荣誉称号。
目前,校园占有可控面积51﹒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人,教职工67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3人。设有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人文社科部、体育教学部和分析控制中心等11个教学单位,在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08年新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应用

化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日语、药物制剂等34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CAD培训中心等10个教学科研平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优秀课程45门。 拥有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工产品、催化技术、检测技术、流体密封技术、化工设备设计、分析测试、环境测试、智能仪器仪表9个院级实验研究开发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5个产学研基地,拥有千兆CERNET校园网。
大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迎接国家教育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为契机,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在强化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拓宽高新学科的基础上,继续优先发展优势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努力建好交叉学科,使学科专业建设既保持原来的特色,又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大学的科研实力稳步提高,通过技术进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已成为科研的鲜明特色。目前,-些科研项目已达到世界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化工生产带压补漏、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

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办学人为本,育人德为先。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时间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践,激励着师生们开拓进取。多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和省外语统考、计算机等级测试、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研究生升学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省属院校的前列。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其中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大学主动谋划,抢抓机遇。通过上级支持、社会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近3亿元,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5年底,学院总占地面积较五年前增加了42%,建筑面积增加了73%,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87%。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校 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邮 编:1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