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产于漾濞、洱源、云龙、剑川等县,无性系品种。

树势强,树高可达30多米,单株产量可达220千克,每平方米冠影产仁200克以上。

坚果圆球形,底较平或较圆,顶突尖,肩隆起,较平,三径为4.4厘米×4.5厘米×5.2厘米;壳面麻点较深大,缝合线较宽,隆起,紧密;单果重15.2~19. 8克,仁重7.4~10.0克;壳厚1.2毫米;内隔壁纸或革质,内褶退化,取仁较易,可取整仁,出仁率48.9%~ 50.3%;仁欠饱满,淡黄色或琥珀色,脂肪含量65.82%~69.06%。

在漾濞海拔2400米左右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芽萌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雄花开放;3月下旬至4月上旬,雌花开放;同一株树,成熟的雄花和雌花可相遇;处暑至白露节令,果实成熟;10月上旬,开始落叶。

适合于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较砧冷凉气候。1986年3月初出现冷冻灾害后,与同等条件的大泡核挑、圆菠萝等品种比较,表现较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