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书籍介绍】

书名: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者:牟玉亭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 S B N :7801907248

出版时间:2005-08-01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本教材力图强调实践性,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本课程时,了解大量的实际例证,增加对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感性认识。除了思考题外,我们还设计了练习题,思考题与练习题都用繁体字,以便孥高大家对古典文献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练习题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在课后做。我们建议教师应事先熟悉这些练习题,还可以根据旦己的教学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那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包括一些硕士生)还可以按照“进一步阅读文献”所提供的线索自学,进而拓展和加深有关方面的知识。自学也是一种实践,大学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刘向、刘歆父于。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科技的现代化,这门古老的学问也要“与时俱进”。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经或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本教材应适当地反映这些时代变化。我们除了在第一章讲授电子文献的载体形式和有关问题外,还在第九章专门讲授电子文献的检索,介绍《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系统》等电子文献全文检索系统。同学们通过上机上网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这就是本教材所强调的时代性。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载体/1

第一节甲骨/1

第二节金石/3

第三节简牍/7

第四节缣帛/10

第五节纸张/11

第六节胶片与磁带/12

第二章体式/14

第一节简策体式/14

第二节卷轴体式/15

第三节折叠体式/17

第四节册页体式/18

第三章体裁/21

第一节文献内容方面的体裁/21

第二节编纂形式的体裁/23

第四章体例/30

第一节作者/30

第二节书名/33

第三节篇章/35

第四节附益/40

第五章目录/43

第一节目录的功用/43

第二节目录的体制/50

第三节目录的分类/56

第四节文学类目录/66

第六章版本/70

第一节版本的功用/70

第二节版本的类型/77

第三节版本的鉴别/113

第四节善本的标准/136

第七章校勘/141

第一节校勘的对象/141

第二节校勘的依据/148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158

第四节校记的撰写/174

第八章辨伪/180

第一节伪书产生的原因和种类/181

第二节辨伪的历史/188

第三节辨别伪书与考证年代的方法/197

第四节辨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07

第九章辑佚/211

第一节古籍散佚和辑佚/211

第二节辑佚依据/218

第三节辑佚方法/227

第十章常用工具书举要/238

第一节查文字/238

第二节查词语/245

第三节查语句/254

第四节查事物/259

第五节查图书/264

第六节查论文/272

第七节查人物/279

第八节查地域/285

第九节查年代/287

第十节工具书之工具书举要/291

参考文献/29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