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新叶的小叶黄绿色、小型化(有1—2片小叶极小型)、呈舟型卷缩;植株发育不良,整株叶片无光泽,叶缘变褐色;根从外侧发生褐变,不久腐烂,植株枯死。
病原与侵染规律
病原菌 Fusarum oxysporum. Schlechtendahl f. sp.fragariae Winks et Williarms 病菌以菌丝体、后缘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和秧苗进行传播,发病温度范围8--36℃,最适宜温度28℃。
防治方法
① 实行轮作,避免连茬种植。
② 选择没有种过草莓的无病菌残留的地块育苗。
③ 及时拔除病株烧掉。
④ 选用抗病品种。
⑤ 药剂防治 用1000倍“天达2116”加3000倍96%天达恶霉灵(或加5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浸泡秧苗2小时左右后定植。定植后随即用1000倍“天达2116”加3000倍恶霉灵药液灌根,或用1000倍“天达2116”加600倍黄腐酸盐灌根。每株100—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