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沈惠申 1947年1月生,上海市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导师)。1991年,1992年和1995年间多次应邀在英国 Wa1es大学(Cardiff)和 1iverpooI大学作[务痤研究员和客座教授。从事结构非线性分析研究,特别在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研究领域中取得系统的创新成果,已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主要成果多次为国外同行引用(SCI检索)。专著有《结构的屈曲》。曾入编《中国博士人名辞典》、《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等。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1970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 198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 4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1991 至 1992 年留学英国 Wales 大学 (Cardiff) 和 Liverpool 大学。 1992 年底回国任教授。

研究方向: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新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生命力学。

结构工程和应用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非线性分析;板壳结构非线性稳定理论;智能结构,FGM板壳结构,碳钠米管。目前是“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ISSN:0253-4827)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SSN: 0219-4554)学术期刊编委。

已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获1998年和200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专著有《结构的屈曲》(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板壳后屈曲行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