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贵长江设计院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男,1964年1月生,湖北宜都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工。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工建筑专业学习,
1983年8月至1996年8月在长江设计院枢纽设计处工作,历任基础设计室副主任、主任,
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任长江设计院设总,
1998年7月至2002年6月任长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2002年7月任长江设计院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
他直接承担过葛洲坝、隔河岩、三峡、水布垭等40余项大中型工程的设计,参与的工程项目过百项,经过20多年的技术实践,在水工结构、岩土工程、病险工程治理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杨启贵直接参加过多项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科研工作。1992-1998年负责三峡工程专业设计及相关科研工作:负责国内外工程界关注的三峡船闸高边坡的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部分施工详图设计;担任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三峡船闸陡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中两个子题的负责人;负责三峡工程基础处理专业设计、安全监测专业设计。1998年开始协助主持水布垭工程设计,2002年后全面主持。水布垭是国家重点工程,是世界上已建最高的面板堆石坝,2007年7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杨启贵在世界第一高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和为枢纽工程提前一年全面发挥效益的技术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991-1993年负责皂市工程水工专业设计,2005年初全面主持。皂市是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已于2007年底顺利进入蓄水阶段。2004年主持投标取得“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监理任务并担任总监,该隧道计划2008年通车。2003年协助主持投标取得“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设计任务并担任技术负责人,2004年底开始全面主持。该调水隧洞具有高海拔、高埋深、长距离等突出特点,是目前国内独头掘进最长的TBM隧洞,计划2009年初建成。
近年来,长江设计院每年承担项目400个左右,作为院总工程师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启贵负责组织或主持院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杨启贵对土石坝工程研究具有较深造诣,曾为《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工建筑物分册》撰写有关面板堆石坝的全部9个条目;为高校教材《水工建筑物》撰写“堆石坝”章;曾作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或专家组长,参加三板溪、宜兴抽水蓄能、瀑布沟、江坪河等项目的评估或咨询;曾作为专家组长为紫坪铺面板堆石坝进行专项咨询。
杨启贵在滑坡、病险工程治理设计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曾参加或主持了黄腊石、链子崖、古树包、台子上等十多项百万立方米以上规模的滑坡和多项中小滑坡的治理设计;曾作为国家防总专家参加了西藏易贡、四川天台等巨(大)型滑坡堵江灾害的抢险;分管或主持了30余项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治理设计;曾任陆水水库安全鉴定专家组长。
杨启贵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技术交流和总结提高。他曾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并获奖;共发表论文30多篇;现为河海大学长江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生合作指导老师,正在指导的博士、硕士生各一名。2000-2003年曾任《地下工程技术》杂志主编四年。
2.杨启贵男,1965年10月生,四川省秀山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中国数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教学与研究工作。1998年主持了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微分系统轨线定性研究与应用”1项以及组织参与广西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1999年获广西省高校科学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43篇,主要有《广义Lienard系统的同宿机轨族的存在性》(《应用数学学报》),《Liienard方程解的有界性与整体渐近性》(《系统科学与数学》)《关于广义Lie-nard方程的中心问题》(《系统科学与数学》),《一类高阶混合型方程周期解存在唯一的充要条件》(《数学物理学报》),《Bifurcation and uniqueness of periodic solution for athree-dimen-Sional system》(《Proc.of 3rdInterina.Conf.On Nonl.Mech.》),《一类生化反应模型的Hopf分歧解》(《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关于Willis环状脑动脉瘤模型的周期解》(《生物数学学报》),《Some Criteria for the existence of limitc gcles for planar auitonomous susta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