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白相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 战国时期 后期墨家的重要名辩命题。中国先秦名辩思潮中有所谓坚白之辩。以石为例,它有坚、白二性,通过人的不同感官,分别产生两种不同的感觉。公孙龙等人强调感觉的分离,认为石的坚和白是互相分离的,称之为离坚白。后期墨家不同意这种看法,而认为石的坚性和白性是"相盈"的。《墨经·经上》说:"坚白,不相外也。"《经说下》说:"无坚得白,必相盈也","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可。"他们认为,"坚"与"白"是坚白之石的两种属性。人们用眼看时,不可得"坚",用手接触时不可得"白"。一种感官只能感觉一种属性,而坚白之石的几种属性是互相包含的,"坚" 与"白" 是"石"的统一属性,这些属性不因感官的局限性而彼此分开。"坚白相盈"的命题接触到了感觉和思维在认识中的功能问题。坚白统一于石的本质,是通过思维而不是通过直感所认识的。这一命题还包含了本质与现象及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