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细胞培养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SF细胞学检查方法之一。由Lumsden(1960)首先提出,他发现圆形的单核样细胞可转化为游走的组织细胞。Muller(1970)在CSF细胞培养中见到两种细胞,酷似血淋巴细胞的小细胞型和短暂一现的圆树突样细胞。永井政腾(1967)首先改良了一种肿瘤细胞培养法,称微孔滤膜细胞培养法,检查CSF肿瘤细胞。首先将CSF肿瘤细胞收集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切成5~10个小片,再分别进行细胞培养。Cohen(1968)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证实播散性脑脊髓炎者CSF培养的圆细胞表面有IgG、IgA存在。Mastrangelo(1970)检查脑膜白血病者CSF的染色体,以研究该病的转移特性。Sayk(1966)则用细胞培养观察CSF肿瘤细胞的增生活动,同时测定细胞抑制剂的效果。Kolmel等(1922)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增生活动,于CSF中加入3H胸腺核苷嘧啶以测定瘤细胞的增生率。利用此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诊断肿瘤、脑膜白血病、腮腺炎性脑膜炎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并详细观察肿瘤细胞的增生活动及测定细胞抑制剂的疗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