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简介酒后乡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南部,呈三角形,乡政府所在地酒后村,距县城26公里,全乡辖27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214个村民组。伊川县酒后乡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9公顷,荒山荒坡3万余亩。伊川县酒后乡自西向东分为河川、丘陵、重丘浅山三个地带,地形概貌为“四沟五岭一道川”,浅山丘陵约占全乡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是传统的农业大乡。[4]
行政辖区辖酒后、梁圪当、高洼、辛庄、路庙、南庄、有方、官庄、渠旺、老庄、三王、寺上、寨上、大王庙、柴庄、白窑、南王、翟沟、吕寨、罗庄、南村、庄科、田元、上李、下李、黑龙沟、寺沟27个行政村。[2]
辖区代码410329204:~200酒后村 ~201梁圪当村 ~202高洼村 ~203辛庄村 ~204路庙村 ~205南庄村 ~206有方村 ~207官庄村 ~208渠旺村 ~209老庄村 ~210三王村 ~211寺上村 ~212寨上村 ~213大王庙村 ~214柴庄村 ~215白窑村 ~216南王村 ~217翟沟村 ~218吕寨村 ~219罗庄村 ~220南村 ~221庄科村 ~222田元村 ~223上李村 ~224下李村 ~225黑龙沟村 ~226寺沟村[2]
历史沿革1958年属葛寨公社,1962年析置酒后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梁圪当、高洼、辛庄、路庙、南庄、有方、酒后、官庄、渠旺、老庄、三王、寺上、寨上、大王庙、柴庄、西白窑、南王、南翟沟、吕寨、罗庄、南村、庄科、田园、上李、下李、黑龙沟、寺沟27个行政村。[2]
产业结构该乡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肉牛育肥基地初具规模。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61%,综合发展指标名列县市第一。先后被洛阳市确定为“春都畜牧工程重点乡”、“畜牧科技示范乡”,1998年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养牛产业化先进乡”,1997年被河南省科委命名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同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畜牧产业化先进乡”称号。
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藏已探明的有磷、铁、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翟沟一带磷矿是我国北方储量较大、品位最高的磷矿。该乡有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寺上“龙泉矿泉”和翟沟“金爵山矿泉”的开发已通过初步论证,矿泉水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全乡有荒山2.5万余亩,2000以来开展大枣嫁接,建设了“万亩优质大枣基地”,年产优质大枣8000余吨。
乡镇企业以硫化钡、电缆、电料为主的化工业,以重晶石、磷、矿石为主的矿产开发业,以微型变压器为主的电子业及服务当地生产的建筑建材业发展迅速,态势良好。[1]
历史文化该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孔子九代孙孔鱼付曾在此“教弟子百余人”,北宋宰相张齐贤在此创建“和乐书院”并养育了中国著名音乐家——时乐 等一批知名人士。[1]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34560
男
17906
女
16654
家庭户户数
8383
家庭户总人口(总)
34524
家庭户男
17870
家庭户女
16654
0-14岁(总)
9829
0-14岁男
5178
0-14岁女
4651
15-64岁(总)
21989
15-64岁男
11510
15-64岁女
10479
65岁及以上(总)
2742
65岁及以上男
1218
65岁及以上女
152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