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恪二祖调心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宋石恪二祖调心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简介】

纸本,水墨,纵:35.5厘米,横:129厘米。

《二祖调心图》是石恪重要的代表作,图中高倍的头睑手脚用淡墨勾出,身躯衣纹则以狂草的笔法用粗笔、破笔泼墨画出,再以淡墨渲染。强劲飞动和毫不经意的草草逸笔表现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禅境。作者以睡虎为枕的处理方法,其匠心是以虎为反衬,表现出高僧的修行深厚法力无边。石恪把强劲飞动的笔势和潇洒奔放的泼墨结合起来,水墨淋漓,一气呵成。深的地方,浓有光彩。浅的地方,淡有韵味,达到了有笔有墨、笔墨交融的艺术境地。所作不受对象的约束,到了“传神”的高度。

图中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的景象。慧可为禅宗二祖。画卷中,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的便是慧可,另一幅画奉干伏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前者突出一个"静"字,后者突出一个"酣"字。在画法上,简化了笔法,发挥水墨效果,体现了画家"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皆粗笔成之"的风格。以强劲飞动和毫不经意的草草逸笔表现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禅境。笔意纵逸苍劲,开大写意人物画之先河,对南宋梁楷及以后减笔人物画家颇有影响。此图经日本学者论证为宋末元初摹本。

石恪,生卒年不详,五代末宋初画家。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省)人。幼无羁束,长有声名,虽博综儒学,志惟好画。初事张南本学画,后笔墨放逸,不专规矩。在蜀地余圣寿寺、龙兴观等作宗教壁画。宋灭后蜀(965),石恪至都城开封,奉旨绘相国寺壁画,后授以画院之职,坚辞还乡。《二祖调心图》传为他所写。

【诗词雅韵】七律.题《二祖调心图》

高僧本是悠闲客,佛祖膝前坐苦禅。

朝去雷音十万里,夕来紫气四平川。

凌霄大殿清风醉,玉宇楼台云海观。

睡眼惺忪一猛虎,黄梁梦醒涧中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