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辞海》中“记忆”的定义“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记忆法就是记忆的方法,常见的记忆法有:

记忆法的分类1、编故事记忆法(又称导演记忆法)

2、连锁记忆法

3、定桩法

4、口诀记忆法

5、首字母记忆法

6、归纳记忆法

7、图表记忆法

记忆法的原理:

记忆法的原理是:运用已经记住的东西,让它成为有一定可以回忆出来的顺序的东西。然后把要记的东西和它进行想象、联想连接,因为想象和联想强调了图像,所以把要记的东西让右脑处理了,而右脑又是记忆力非常强的脑部分,所以记忆法的效果非常明显。

记忆法的关键:记忆法的关键是想象要夸张、奇特、形象。因为大脑对夸张的东西不容易忘记,对形象的东西也容易记住。

最基础的教程: 《奇特心像联想记忆法》 看清楚说明!!

http://bbs.jiyifa.cn/read.php?tid-2292.html

分23天,前面16天是基本功,不可以直接应用,后面提供6个快速记忆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

按照要求1个个的学会他,记住,不要一天学几课,到最后你什么也学不会!!

毛泽东的“四多”记忆法

毛泽东说:“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一直坚持这种方法。多读:除了博览群书以外,还要对重点的书籍多读几遍。他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读了多达17遍。在读《饮冰室文集》、韩愈的古文及唐宋诗词的时候,常常要求自己要达到背诵的程度,并且要精深了解,透彻领悟。毛泽东尤其喜欢古诗词,能顺口吟诵的就有四、五百首。他还有抄写诗词的习惯,他认为这样做既练习了写字,又锻炼了记忆力。到晚年的时候,他的记忆力还很好。多写:多写读书笔记。

毛泽东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养成了手中无笔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写被他认为是加强记忆的最好方法。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形式灵活多样,除了各种记录本外,还有选抄本、摘录本,以备做重点记忆。他还经常在书的重要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写眉批。丰泽园的图书室里就有13000多册图书被他眉批过。一本《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10万多宇,他用工整的小楷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了12000字的批语。他在读《辩证法唯物教程》一书时,也写下了近13000字的批语,其中三的批语就有1000多字,和文章的长度差不多。多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清楚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对比,使正确的观点更深刻。在读书批语中,他都有比较简单的赞成、反对或怀疑的话,用笔谈的形式与作者讨论,汇总历代学者的不同学说,提出自己的精辟见解。一旦结晶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不会再忘了。多问:学习时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毛泽东除了在校自修,向本校教员请教外,还经常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每逢有专家、学者来长沙讲学,他都要拜访求教。他常说:“学问一词讲的就是又学又问,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只有问懂了,才能记得牢。”一本书通过这样的阅读,到看完的时候基本上也就记住了大部分。毛泽东的记忆方法就是勤奋。

超级音乐记忆法

在保加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以音乐帮助记忆的“超级音乐记忆法”。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 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试验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以后,保加利亚教育部集中三十多位专家建立了拉扎诺夫学院,继续研究这种学习法,不断完善改进。用这种方法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四个月之内完成一般学生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1977年,拉扎诺夫来到美国,传授了这种方法。加利福尼亚、依阿华、华盛顿等地的实验表明,这样的学习能提高效率7 倍,因此就称它为“超级记忆法”[1]。

超脑力记忆法之位置记忆法 超脑力的高效学习之位置记忆法,又名空间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放在我们日常所熟悉事物的位置上去记忆,比如身体、车上的空间、办公室或家具的抽屉……都可以,这样就能方便我们去记忆日常所需的资料,如每日新学的英文单词,数字标签和较为简短的文字资料。在使用的时候,将所需记忆的资料放在特定的位置,并加以动感、色彩、空间感觉、夸张、夸大、反逻辑的想像和强烈的感受,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记住,并且记住就不会忘记。在使用位置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抽取所需要的资料,无论是顺背、倒背,还是抽背,都易如反掌。

记忆高手也用位置法。2006年世界脑力锦标赛的著名选手库克被问起如何记忆扑克牌时称,当他在记忆整副牌时常把每张牌与人物、动作和对象挂起钩来。比如,他把黑桃七想象成歌唱组合“命运之子”,动作是在暴风雨中挣扎,对象为一条小船。梅花王后则想象成他的朋友亨里埃塔,动作是用手提包猛拍,对象是装满衣服的柜子。接着他把每张牌对应的想象场景串连成一条熟悉的思路,就象他穿过酒吧大厅一样。一旦需要回忆,他只要进行一次思维漫步,每个场景就会轻易地转换成牌面。

其实位置记忆法早在公元前447年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就曾使用过。在一次宫廷宴会中屋顶突然坍塌,砸死了就餐的其他客人,只有西摩尼得斯幸存。现场尸体血肉模糊,无法辨认。但他凭着出色的记忆力,闭眼回忆出了席上每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充分利用了大脑擅长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的能力。进化论心理学家为此提供了一个解释:人类的祖先大概常回忆上一餐的地方或回岩洞的路,所以这种记忆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在使用位置法记忆所需资料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需要来创造不同的空间。如果记忆的资料比较多,我们可以创造大一些的空间,如果记忆的资料比较少,可以创造小一点的空间。在确定所有资料的位置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当每一笔陌生的资料已经转换为大脑熟悉的资料之后,原本的位置空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

假定我们需要记忆以下5笔资料:1) 袜子(2) 沙发(3) 卷纸(4) 大象(5) 酱油

现在我们不妨试着用最熟悉的身体来设定位置。为了便于记忆,我们以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来设定位置:

例: 从左脚掌到左边腰的位置,从右边脚掌到右边腰上的位置。

现在可以来想像一下: (1) 在我们的左脚掌上绑着一只漂亮的袜子,但是绑得太紧了,所以脚掌都被勒得很疼;(2) 顺着上来,在左边的膝盖上放着家里颜色艳丽而且最舒适的一张超大沙发,但是因为沙发太大太重了,所以压得膝盖都快直不起来了;(3) 然后在我们的左大腿上还缠着厚厚的一筒印花卷纸,在上洗手间或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但是因为卷纸太厚了,所以在走路的时候脚都快抬不起来了;(4) 在左边裤子后面的口袋里面,装着一只可爱活泼的大象,它在里面可以自由活动,走来走去,屁股后面总是被它弄得痒痒的;(5) 在左边的腰上挂了满满一瓶酱油,但是因为酱油瓶的盖子没有盖好,于是酱油洒出来,差点把衣服都弄脏了。

在使用位置法记忆的时候,每输入五笔资料,需要快速地重新复习一次,确定所有的东西都在指定的位置后,接着输入新的资料。这样就不至于记住了后面的资料,就忘了前面的内容。以此类推,再长的资料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记忆在大脑当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