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报
《火与冰》是由能源院团学会直管的部门——通讯社主办的一个面向全校性的媒体交流刊物。
2002年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在院领导和学工办的积极鼓励与指导之下,在团学会通讯社张元、柯文、张忠霞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筹备之下,于2002年10月份正式创刊。
制作本报涉及的基本组织架构:
编辑: 负责编排每段新闻摆放的位置及拟定标题,审阅内文,甚至调配记者工作;
记者: 采访,拍摄,撰稿;
校对: 审查错别字;
印刷及发行
《火与冰》作为本院重点发展的人文刊物,在学院各级领导的积极关怀与大力支持之下,不断进取与改革,不断吸收先进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历经7载,已经逐渐走上了一条稳步、健康、高效的发展道路,至今已出版了35期报纸,2期增刊,并且具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学院党委书记周和平教授还亲自为本报题写报头。
同名诗歌《火与冰》《火与冰》是一首诗歌,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3](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
诗文
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
有人说毁灭于冰。
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
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
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
则我想我对于恨有足够的认识
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冰
也同样伟大,
且能够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