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马晋王雪涛合绘双马图
【类别】中国名画
【年代】现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私人收藏
【简介】
设色,纸本,立轴,尺幅:99×33厘米。
马晋以画马闻名于世,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的一幅画马作品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状。他的父亲曾为满清贵族管理马匹,因之自幼与马接触,画马渊源可知。他早年曾随清末宫廷画家赵书村学习,得见郎世宁作品,遂自学郎氏画法。郎世宁是清代著名的意大利籍宫廷画家,尤其擅长画马,他在表现手法上中西结合,注重光线、明暗、解剖,造型准确,刻画细致入微,设色富丽生动。这些艺术特征,都在马晋笔下得到了较好的承续。
欣赏这幅《双马图》中的马晋画马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采用极其细致的工笔手法,以较干的笔触,渲染出马的形体轮廓,而勾勒并不明显。因此他笔下的马,具有较强的光泽感和质感,与郎世宁的手法确实是一脉相承的。他的马,造型比较沉稳、端庄,并不刻意追求姿态的活跃多变,这也是他的个性所在。他还善用极细的笔锋将马的通身毛、鬃一一细致画出,远观不病于形态琐碎,近看则细腻丰富,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可以说在近代画马的名手中,马晋的手法是独具一格的。
王雪涛以花鸟画见长,山水并不多作。而此图中他为马晋补景,采用了较为写意的手法。画中只以淡绿铺染地面,又以多变的笔法写出水草、秋林、鸦雀。笔不尚繁,侧卧并用,景致淡雅,另是一种格调。如果说以工笔风景配工笔走兽是正格,那么以意笔配工笔则可称别调。此法固然是别有情趣,与齐白石的工虫意笔花卉同趣。
马晋与王雪涛均是京津画派顶级人物,以他二人合作而成的这幅《双马图》,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自是不同凡响的。
款识:丁亥(1947年)七月湛如居士马晋画。雪涛补景。
钤印:马晋之印、伯逸、雪涛长年、迟园
鉴藏印:玉笋堂
马晋(1899-1970),原名锡麟,字伯逸,号湛如,又号云湖。北京大兴人。曾于私立法文学校学习法文,1917年任北平司法讲习所录事,1920年入中国画研究会,随金城、陈师曾习画。先后担任中国画研究会助教、评议,为职业画家,1956年任北京国画社筹备委员会主任,1958年始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晚年曾在北京、河南举办个人画展。书法以隶、篆见长,又善绘风筝,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马晋风筝观摩展。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常委。代表作品有《八骏图》、《秋菊梧桐鸟》等,著有《怎样画马》、《风筝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