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义霞,1965年生。1983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哲学基地专职研究员。
学科: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近代哲学
代表性著作:
独立出版学术专著5部
1、《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53万字,独立完成。
2、《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3、《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4、《生存论:人的生存维度及其哲学回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5、《比较哲学——当代哲学重建的历史关照和哲学审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代表性论文:
1、《礼法、法天、法术——先秦法制模式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不同的哲学追求和人生理想——近代与古代价值哲学比较研究》,《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哲学研究》1996 年第6期.
4、《中国近代哲学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6 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6 年第7期。
5、 魏义霞:《殊途同归:韩非与墨子哲学的比较研究》,《齐鲁学刊》1997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5期。
6、《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7、《古代与近代之仁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8、《创新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我国古代佛教与近代佛教的比较研究》,《燕山大学学部报》2004年1期。
10.《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近代与古代哲学比较的新视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3期。
11.《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本体哲学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东方论坛》2004年4期。
12.《先秦儒家与法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03年4期。
13.《有生于无—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本体》,《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5期。
14.《中国近代人学研究新方向》,《东方论坛》2003年4期。
15.《人的生存危机及其问题的解决》,《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6.《孔孟之道意味着什么?》,《哲学之路》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7.《对人的不同描写和模塑——近代与古代人生哲学比较研究》,《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18.《本体之辨—从康有为到谭嗣同》, 《北方论丛》199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2期。
19.《中国近代认识史上的困惑》,《求是学刊》2000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2期。
20.《“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摘要,2000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2000年第3期。
21.《贺麟的体用观——中国现代哲学重建之路》,《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2000年第4期。
22、《试论中国近代的哲学转型及其得与失》,《学术交流》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23、《死亡哲学:灵魂不死的历史追溯与深层思考》,《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998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1998年第4期。
24、《中国近代唯心论的“心”是什么?》,《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0年第6期。
25、《试论“心”的范畴在中国近代的演变》,《求是学刊》1990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0年第7期。
26、《浅说严复对“天演”原因的分析》,《求是学刊》1991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1年第9期。
27、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国化》,《北方论丛》1992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7期。
28、《庄谭相对主义同异观》, 《学术交流》,N .6,199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29、《陆王异心论》, 《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9期。
30、《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
31、《西方自然科学的引进与中国近代的哲学变革》,《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4期。
32、 《21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展望》,《学术交流》1995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0期。
完成十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完成有代表性课题如下:
1、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2003—2004黑龙江省社科规划
2、天·人·命运——中国古代哲学对人的命运的探索,1996—1997黑龙江省教委课题
3、中国近代哲学与古代哲学的比较研究,1998—1999黑龙江省教委课题
4、反观窥秘—中国近代哲学与古代哲学的比较研究,1997—1998黑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5、从比较哲学的角度看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型与重建,1996—1997黑龙江大学课题
6.人的存在与哲学的回应,1999—2000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
7.儒家哲学新体认,1993—1994黑龙江大学校管课题
8.人•人学•哲学,2000-2001黑龙江省教委课题
9.中国近代哲学总论,1994—1995黑龙江省教委课题
获奖:
1、 《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199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青年类)一等奖
2、 《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2000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
3、 《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2000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 《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2002年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青年类)二等奖
5、 《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8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青年类)二等奖
6、 《中国近代唯心论的“心”是什么?》,1992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7、 《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8年获黑龙江省教委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8、 《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2002年获得黑龙江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9、 《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1995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0、《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1、《本体之辨:从康有为到谭嗣同》,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2、《殊途同归:墨子与韩非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1998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3、《合理地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4、《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1999年获得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5、《中国近代认识史上的困惑》,2004年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