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王庆昭,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男,1962年6月生。现任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专业:化学。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催化。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
研究专长
1、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其它研究单位合作完成:配位阴离子机理、淤浆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合成技术,目前已在齐鲁石化工业化生产。
2、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特别是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完成PVC、PE、UHMWPE、PA等多种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如抗静电、阻燃、耐磨、耐热等研究,多项技术已投入工业生产。UHMWPE/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3、高分子材料特别是难加工塑料的成型加工。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各种成型加工方法,特别擅长于挤出成型。研究、开发成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成型技术(包括:管材、板材和异型材以及管件的制造和连接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
4、特殊成型加工设备的设计与研制。熟悉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别是流变性能可以设计挤出机、挤出模具;注射模具;压制成型设备与模具。开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生产线、复合管材生产线、管件生产设备、压制成型设备(滤板、砂浆泵)均投入工业生产和应用。
5、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自增强材料是最具工业意义。本研究涉及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工程,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论文1、Qingzhao Wang, Xianling Liao, Zonglin Liu.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self-reinforced
material made from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4
2、王庆昭、刘宗林,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挤出自增强研究,中国塑料(2004)3、王庆昭、刘元俊,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管件的制造与应用,塑料工业(2004)
4、王庆昭、刘宗林,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中国塑料(2003)
5、王庆昭、刘宗林,UHMWPE/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工程塑料应用(2003)
6、王庆昭,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的制造与应用,中国塑料(2002)
7、王庆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的焊接方法研究,工程塑料应用(2001)
8、王庆昭,UHMWPE制品的受热形变与热变形加工,工程塑料应用(1999)
9、王庆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双螺杆挤出研究,塑料工业(1997)
10、王庆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单螺杆挤出工艺,工程塑料应用(1997)
11、王庆昭,高抗冲、抗静电、阻燃PVC改性材料的研制,中国塑料(1997)
12、刘宗林、王庆昭、孟凡军董健,双(二甲基-锂氧硅基)苯及其缩聚物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
13、于寿山、王庆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滑动轴承的研制,工程塑料应用,2004
14、刘宗林、吴春蕾、王庆昭、韩念凤,ABA三嵌段聚有机硅氧烷的合成研究,合成橡胶工业,2004
省部级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增强复合管材,济科鉴字(2002)第175号,第一完成人,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制品,鲁科鉴字(2002)第 1052号,第一完成人,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高规整度三元嵌段聚硅氧烷的合成,鲁科鉴字(2003)第635 号,第五完成人,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PVC塑钢柱鞋,煤炭工业部鉴字第026(1995),第一完成人,鉴定结论:国内领先。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轴承,煤炭工业部鉴字第027(1995),第一完成人,鉴定结论:国内领先。
塑料风门的研制,煤炭工业部鉴字第019(1996),第四完成人,鉴定结论:国内领先。
煤矿井下倾斜工作面用塑料溜槽,煤炭工业部鉴字第328(1991),第一完成人,鉴定结论:国内领先。
完成的技术转让项目(项目负责人、第一完成人):
2004年,钢骨架增强复合塑料管材,中国化建12分公司,30万元。
2004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齐鲁石化研究院,50万元。
2003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技术,山东博润化工有限公司,30万元。
2002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制造技术,山东鲁宏新型化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60万元。
2002年,高抗冲、抗静电阻燃PVC管材制造技术,山东鲁宏新型化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6万元。
2001年,PVC抗静电管材、塑钢门窗型材,包头市凯源建筑器材集团公司,24万元。
2001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板材制品,莱钢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20万元。
2000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型加工方法,济南方信集团有限公司,6万元。
1999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技术,江苏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5万元。
10、1999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焊接技术,江苏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3万元
11、1998年,小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生产线,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5万元。
12、1996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滤板,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15万元。
专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发明专利:0311934.4,独立发明人。
塑料刮板输送机,发明专利:98123268.X,独立发明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复合增强管材的结构和制造方法,发明专利:98120332.9。独立发明人。
塑料溜槽的生产方法及设备,发明专利:97105894.6,第一发明人。
矿用塑料溜槽,实用新型,专利号:90226691。第一发明人。
获奖项目(首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增强管材,2003年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