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关组原称“飞仙关页岩”,属于早三迭世早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四川广元县飞仙关,故名。分布于川西、川西北、滇东、黔西一带。暗紫色、绿色页岩及砂岩,厚230—500米。上部富含真形蛤(多型真形蛤)带,下部富含克氏蛤(王氏克氏蛤)带。与下伏二迭系呈不连续沉积,有的地区呈假整合接触,有的地区接触关系不明。与上覆永宁镇组呈整合接触,也可与广西的罗楼组下部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