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地带性土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非地带性土壤是指主要由地方性成土因素(如母质、地形、水文地质等)作用下形成的、呈斑状星散于地带性土壤之中的土壤。地形、母质或年龄等地区因素的显著影响超过气候和植被的正常作用。其形成和分布虽不受生物气候地带的严格制约,但仍与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相联系。其分布范围较显域性土壤宽,如草甸土、沼泽土广泛分布于各地带的河、湖冲积平原。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性因素,可划分为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岩成土壤和高山土壤等发生系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