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合并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特色,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三个方向)、材料物理、应用化学三个重点批次招生的本科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二级学科共七个硕士点和材料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材料学为国防重点学科和四川省重点学科中的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目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含其他部门任职18人)。其中: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65人,占56%;具有博士学位37名,占32%;45岁以下教师99人,占85%。学院师资90%左右来自于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
学院还充分发挥学校联合办学体制的优势,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董事单位聘请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101位专家为我院外聘教师,如经福谦院士、涂铭旌院士、董海山院士、傅依备院士、武胜院士等。
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4项,其中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军工项目等 18 余项,累计到校经费 1425万余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55余篇,其中SCI、 EI、ISTP收录11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20 项。200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9 项。
历史沿革
1982年成立由教务处领导下的建材专业筹备组,1983年成立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83年招收第一届水泥专业本科生,1985年招收第一届玻璃专业本科生,1989年招收第一届陶瓷专业本科生,1997年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水泥、玻璃、陶瓷三个专业合并为硅酸盐工程专业,1999年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硅酸盐工程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一个方向,并增设电子信息材料、装饰材料与工程两个新的专业方向,2001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升为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即以前的硅酸盐工程)、电子信息材料、装饰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2002年该专业增设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专业方向。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重点专业以重点线招生。 2000年招收第一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3年招收第一届工业分析专科生,2001年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的商品检验、环境检测、工业分析三个专科专业合并到材料学院,2001年以应用化学专科专业招生。2003年招收第一届应用化学本科生。 1989年招收第一届矿物(岩石)材料专科生,1994年招收第一届矿物(岩石)材料本科生,1998年该专业归类调整为材料物理专业。2002年原属于城建学院的材料物理本科专业划归材料学院。
1999年招收第一届材料学硕士生。2000年招收第一届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专业,2002年原属于城建学院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专业划归材料学院。2003年招收第一届应用化学硕士生。2004年招收第一届分析化学硕士生。2005年申报成功材料加工工程、无机化学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2003年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材料学博士专业
特聘院士学院目前有特聘院士6人
经福谦院士
涂铭旌院士
武胜院士
傅依备院士
董海山院士
左铁镛院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先进建筑材料
研究方向之二:生态协调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之三:极限条件下材料的合成与物性
研究方向之四:低维功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1项,其中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军工项目等 20 余项,累计到校经费 1425万余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55余篇,其中SCI、 EI、ISTP收录11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34 项。200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9 项。
合作交流
在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同时,材料学科还十分注重学术交流,已和国内外的大学、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如加拿大劳伦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德国耐驰公司、东方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江油艺精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江油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