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受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潘受之(1873-1962)字元康,今三水大塘镇白水村人17岁赴新加坡,随父学医。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贫苦者赠医赠药,在星洲享受盛誉。后开设广生堂药房,创制“应急蝠油散”、“仁丹”等成药,畅销南洋各地。1907年,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熏陶,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倾资捐助以助国民革命,同时与邓慕韩、邓青阳、居正等革命人发动募捐,资助革命。并在坤甸副埠、新加坡、八打威等埠创办《华侨日报》、《中兴日报》、《晨报》等报和图存学校、德育女子学校以及图存阅报书社、民峰社剧团等宣传革命。孙中山对潘氏的革命行动大加赞赏,于1912年专门颁发旌义状,表彰他对革命的贡献。又以私人名义赠潘精致坤甸拐杖,以示情如手足之意。又亲笔题写“节义留芳”四字,刻制坤甸横匾赠与潘母。1920年,潘在南洋参加抵制日货运动,被当局驱逐出境。回国后,1921年至1923年在国民党三水县党部任职。后在广州南洋华侨兴业社和海外同志社工作。1962年病逝于广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