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892~1978)

曾昭安,字瑊益,祖籍江西吉水。武汉大学教授、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颇有影响的数学史和历算专家,也是中国数学会的创建人之一。还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教务长、理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和招生工作负责人等职务。

曾昭安1892年4月24日出生于祖籍江西吉水县栗头村,祖父经商于湖北宜昌,遂入宜昌籍。幼时在宜昌公立高等小学堂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考入武昌文华书院中学部(今华中师范大学中学部),接着在武昌高等师范读书,是武昌高等师范的第一届毕业生。1915年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高等物理学校和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回国,又于当年赴美留学,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数学,与杜威、史密斯同学。1919年加入美国数学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科学社。1925年获理工博士学位,两次获美国数学论文奖金。同年回国任武昌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

1927年任武昌中山大学教授、教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改为国立武汉大学,决定在城外珞珈山建校,曾任筹备委员会委员。但迁建一事遭到省教育当局阻止,他带头组织教授会,向教育部力争“像珞珈山这样的好地方,应该建校,无论哪个总统、主席也阻止不了”,结果获准。曾在武汉大学任教50年,同时担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武汉市数学学会理事长、主席,武汉科联副主席,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务委员。通晓英、法、德、日等国文字,长于数学、物理、天文,对中国古代数学史、古代天文学、太阳系天体力学和中国历法造诣亦深。在武大主讲几何、行列式、热力学、积分方程、超越函数、高等微积分等课程。其记忆力超人,能背诵圆周率两百多位数。民国时期主办《理科季刊》,武汉解放后主办《武汉数学通讯》。著有《行列式论》、《不变式论》、《高等平面曲线论》、《调和函数论》、《黎曼积分论》、《珈罗瓦与理想数》、《傅利级数论》、《直尺与圆规作图不能问题》、《各国历法之比较》、《学术历》、《天文学通论》、《数学史》、《黄金分割原理的运用》、《世界上最古的几何学》、《人造月亮》、《武大杂记》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