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

[3]商家镇地处淄川城区西郊,面积44.9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19788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为淄博市自然环境重点保护区域。镇内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全省联网的滨博高速公路和省内主干道胶王路纵横境内,“三纵四横”的乡村干道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建置沿革】[2]1949年,属淄川县第六区。1956年,成立商家乡。1958年,境内村分属磁村、王村、萌水3公社,1962年三个公社划出18个村成立商家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立商家乡。1994年,商家乡与冶头乡合并成立商家镇。2002年,全镇辖31个自然村。

【自然地理】商家镇位于淄川城西,镇政府驻馆里村,距区政府驻地10公里。面积54.3平方公里,山地、丘岭、平原相间。主要山脉有冲山、碾子山、双山、焕山。冲山最高,海拔352.3米。河流有范阳河、白尼河、汇龙河、朱家小河,均属范阳河水系,流入萌山水库,境内流长共19.7公里。萌山水库三分之二水面位于镇境内。镇域内适宜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大豆、地瓜、瓜果和蔬菜。境内矿产资源有紫砂、石英石、粘土、煤炭,分布于西南、西北部。

【人口数据】 1949年,1432户,7840人。2002年,全镇8223户,26026人,其中男12584人,女1344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镇内有姓氏79个,其中王姓最多。

[4]下辖村:

商家镇馆里村

商家镇小史村

商家镇七河村

商家镇地铺村

商家镇白家村

商家镇武家村

商家镇冶西村

商家镇冶东村

商家镇西阿村

商家镇前太村

商家镇西太村

商家镇东太村

商家镇大邢村

商家镇红星村

商家镇西商村

商家镇李家庄村

商家镇官庄村

商家镇红旗村

商家镇循途村

商家镇胡家村

商家镇杨家阿村

商家镇戴家村

商家镇双山村

商家镇西马村

商家镇西岔村

商家镇东岔村

商家镇冯家村

商家镇长远村

商家镇王家村村委

商家镇郝家庄村

商家镇东商村

人口数据:

[5](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7345

13554

13791

家庭户户数

830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005

家庭户男

12744

家庭户女

13261

0-14岁(总)

5314

0-14岁男

2645

0-14岁女

2669

15-64岁(总)

19368

15-64岁男

9723

15-64岁女

9645

65岁及以上(总)

2663

65岁及以上男

1186

65岁及以上女

147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4747

【经济状况】 新中国建立初期,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万元,1978年470万元,1993年14156万元。2002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30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81万元,人均纯收入3961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75:12。

【农业发展】1956年,粮食亩产95公斤,总产272万公斤;1972年,粮食亩产180公斤,总产337.5万公斤;1972年,修建西马水库和东商水库。1974年,配套两大干渠,总长5500米,其中,高架渡槽2000米,三级扬水,扩大水浇面积400公顷,13个大队受益。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216公斤,总产654万公斤。1998年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产田,实行立体种植,多元化发展。七河村引进花菇食用菌新品种,进行工厂化培育,建培育棚35个,蔬菜大棚40个。2001年,建花菇、蔬菜大棚4个,“七河”牌无公害蔬菜销往省内外,实现产值250万元。2001年,七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山东农业大学列为科研开发基地,镇政府被淄博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九五”期间农业科技先进单位。2002年,武家、冶西、红星村引进沾化冬枣,建起14公顷冬枣园。西阿村投资40万元,建冬暖大棚16个,引进“春捷桃”,被列为市高科技林果示范园、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2002年,全镇调整土地300公顷,建设生态示范镇。2002年底,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达4:6,农业总产值7052万元。

【工业发展】新中国建立初,乡内无工业。1962年,成立农机制修厂,1979年更名淄川化工阀门厂。1972年始,建公社煤井、耐火材料厂、化工厂、面粉厂、保温厂、纤维厂、五金厂、食品厂。1976年,队办企业开始起步,以小五金加工、生产耐火材料为主。1978年,从业人员553人,企业年收入164万元。1985年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专业村先后形成,大邢村服装、红星村沙发、双山村羊毛衫、循途村轻工机械制造,长远、王家村冶金铸造,杨家、代家村矽砂加工,馆里村铜材、节能电器,东商村砂轮。以山东淄川真空开关厂二轻机电产品为龙头,冶金、建材产品为骨干,小五金加工为基础的发展格局。1995年,组建省级乡镇企业集团山东华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镇、村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137个镇村企业中改制的96%,实现工业总产值18764万元。2002年底,全镇企业137个,从业人员3847人,工业总产值60629万元。

【商业服务】 新中国建立前,大邢家庄设集市。1953年,成立商家供销社。1982年,仅有商家供销社饭店餐饮业1家。1993年始,陆续设立中小型农贸市场8个,餐饮业发展到145家,大邢服装专业村服饰园入园经营者206户。1995年,镇域内占地270公顷的鲁中机动车驾驶员教考中心建成使用,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仅教考中心胶王路商家段,新设餐馆29家,售货点47个,出租车80台,劳务市场2个。2002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959家,实现营业额22021万元。

【各项事业】1953年,设完全小学1所,教学班3个,教师3名,在校生110人。1969年始,3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976年,建幼儿园20所。1980年,设联中。1993年,合班并校,17所小学合并为7所,筹集212.2万元,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1994年,撤乡并镇,辖中学2所,小学12所,学生3250人,教师248人。1995年,蟠龙中学建成,招2个高中班。1998年,由淄川第三职业中专代管。淄川第三职业中专、山东省民族艺术学校、山东郓城宋江武校淄博育英分校坐落该镇。

1956年始,推行科学种田,推广畦麦种植、地瓜下蛋技术、玉米杂交种植、多穗高梁种植、小垅旱作麦种植。1991年4月,淄川真空开关厂研制开发的ZN5--10/1250--31.5型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通过省级鉴定,填补国内空白。8月,淄川节能电器厂开发研制的QFB-Ⅱ型全方位汽车防盗报警器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1999年始,山东华海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淄川特种耐火材料厂分别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9年8月,淄川泉龙耐火材料厂生产的ASC系列耐火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2001年,淄川镁质砖厂研制铝锆质滑板砖获省级科技鉴定。2002年底,全镇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0名,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1项。

村民素有春节后自发扮玩传统。龙灯、花棍、高跷、赛鼓是当地扮玩项目。红星村群众自发组建业余剧团,演出五音戏。1963年,社内部分村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公社成立广播站。1976年,成立公社电影队。1977年,成立公社文化站。1980年,挖掘整理商家大鼓鼓谱,并开始普及。1984年,建封闭式露天影剧院。1990年始,每年举办一届商家大鼓表演赛。1996年,商家大鼓走向市场,被市文化局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1997年,被淄博市政府授予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称号。1998年,组建商家百面大鼓队。东商村张恒久筹措资金,成立40人组成的五世同堂家庭大鼓队,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及省、市电视台多次采访录像并播放。2002年,全镇拥有大鼓830面,锣、钹及表演道具配套齐全。

1950年,社内有3处诊所,3名医生。1962年,成立公社卫生院,医护人员5名。1965年,各大队建卫生室,配备“赤脚医生”,推行合作医疗。1978年,卫生院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病床20张,职工24人。1995年,卫生院投资75万元,建门诊楼1200平方米。1996年,村卫生室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办镇管、卫生员择优录用。2002年底,卫生院建筑面积2788平方米,病床35张,职工61名。

1970年始,百姓自发以村为单位成立业余篮球队。1972年始,每年春、秋举办学生运动会。1988年始,每年“五四”、国庆节举行不同形式的镇域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1992年始,每年举行一次庆“八一”军民实弹打靶联谊赛。镇老龄工作协会春冬两季组织老年太极拳、太极剑、功夫扇等体育活动。,武家村残疾人王代臣先后在国内、国际残运会上夺得标枪掷远金、银牌。1994年8月,被市政府授予体育先进乡镇称号。1997年始,先后举办镇“工商杯”乒乓球赛,“信用杯”篮球赛、象棋赛、庆“七一”拔河赛,“冬枣杯”篮球赛等。

【镇村建设】1966年,萌山水库扩建,辖区内5个自然村整体搬迁,共建房2553间。1980年,规划旧村改造。1992年始,开发商业街,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总长1.5公里。1994年9月-1995年6月,投资380万元,兴建商中公路(商家--七河),全程7公里,路面宽9米。建成环湖东路,南起胶王路,北至萌水镇东南侯村,路面宽7米,全程4公里,总投资90万元。2002年,村村通柏油路,村内中心路全部硬化。

【生态效益】[1]商家镇充分把握市委、市政府对萌山湖开发的发展机遇,开展了“建绿色商家,创生态家园”系列活动,动员全镇人民共同参与。该镇从2008年初开始,启动了萌山水库生态建设综合开发工程。该工程规划面积8500亩,涉及13个村,2651户、8204人。将石佛寺周围东官、李家、西岔3个村2000余亩,作为整个工程的示范片区,以主干道和生产路两侧高档绿化为骨架,形成地头堰边栽植常绿树、大田内栽植经济树的总体绿化格局。为此,镇上成立了萌山水库生态建设综合开发指挥部,多次召开党政领导、包村干部、有关村主要负责人会议,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抽调精干力量组织实施。目前已整修道路3.6公里,路旁栽植蜀桧、紫叶李、国槐、椿芽、侧柏45万株,已完成总任务的90%,景观效果初显。

在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商家镇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引导企业树立环境意识和节能降耗意识,走科学发展之路。今年,镇上关停了淄博吉磊水泥厂、淄川红旗耐火材料厂2家污染企业,指导建材、冶金、矽砂等高耗能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淄博鑫拓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研制的碳化硅飞尘过滤器国家863项目,产品试产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有2个耐火项目、1个饲料生产项目、1个大型养殖项目因环保不过关被拒之门外。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方案的实施,为商家镇的环境保持奠定了基础。该镇建立了68人组成的环境卫生保洁施工队,今年新建了40个垃圾池,设立1台垃圾车定时清理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同时,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出资10万元给保洁人员发放补贴,有力地维护了商家的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