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烈士
又名黑男,1914年出生于保亭七弓(现什玲镇)大田乡什那村一个黎族贫农家庭。自幼在家务农。
一九三九年,二十五岁黄光明正筹办婚事,消息来: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海南岛。为了参加抗日救国保家乡,他毅然把自己的婚事一再推迟,投身于抗日行列。
一九四○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保事地区。保亭县民众在张开泰、林泉同志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发动和组织群众抗击日本侵略堵。
一九四一年,七弓大田革命根据地抗曰“守备团”宣布成立。黄光明由我党地下联系员符福全同志介绍参加了“守备团”,当战士。由于他作战勇敢、灵活机智,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被任命为班长。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黄光明率领一支小分队配合琼崖纵队第三支队一个驳壳枪排袭击日军什玲据点。取得了保亭黎族抗日斗争的首战告捷。
一九四三年,什玲大田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联合作战,攻打日寇驻沟仔什加达据点,把当地的“守备团”编入琼纵第三支队第三大队的一个中队里,黄光明任副中队长,四月的一天,天刚拂晓,黄光明率领中队的一百多名战士,向日寇什加达据点发起进攻。这一仗,打得敌人狼狈奔逃缴获敌人步枪五支,手榴弹两枚,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一九四四年六月,敌人遭到我军民多次打击后,抽调大批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百余名日寇在汉奸的引带下,包围我抗日根据地芒果寮。企图剿灭我抗日力量,扑灭我抗日烽火,黄光明同志闻讯后,为了保卫大队的力量,他一面派人通知芒果寮的部队迅速转移,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力量,阻击来犯之敌,经过几小时的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可是黄光明同志在这场战斗不幸牺牲,终年二十九岁。
2.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从事专业: 电路与系统
学习经历:
学士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9月-- 1985年6月
硕士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88年9月—1991年1月
博士 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原子分子物理专业,1998年9— 2002年6月。
工作经历:
1985年6月—1988年7月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
1993年6月 华中师范大学聘为讲师
1998年12月 华中师范大学聘为副教授
2003年6月 华中师范大学聘为教授
2005年--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承担课程
本科生:现代交换原理、通信与电子系统综合实验、电子设计1-3
研究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TCP/IP原理、信号完整性分析
主要研究领域: 嵌入式系统应用、传感器网络、高分辨分子光谱、核电子学。
3.贝尔实验室数学中心研究员国际著名运筹学家、应用数学家。现任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Series of Applied Mathematics主编,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s,Bulletin of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等编委。 在World Scientific,North-Holland,Kluwer等国际重要出版社出版专著9本,在SIAM J. Optimization, SIAM Applied Mathematics, SIAM J. Discrete Mathematics,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Network等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 在美国拥有专利12项,他在互联开关网络(switching networks),群试(group testing),分划和分类理论(partitioning and clustering), Steiner 网络设计等领域均做出了国际一流的成果。尤其是他和我国数学家堵丁柱教授合作解决了著名的Steiner比猜想,被1992年大英科学百科全书列为年度6大数学成果的第一位, 同时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98年黄光明教授获美国运筹与管理科学会授予的CSTS奖,以奖励他在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4.南医大二附院副教授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消化内科专业23年。现任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对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独特的认识的较丰富的经验,擅长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各种晚期肝硬化腹水、重症胰腺炎和肠功能紊乱的诊治,能熟练进行多种消化道内窥镜诊疗操作。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医学专著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