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植物介绍:拉丁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中文名:崖柏

拉丁科名:Cupressaceae

中文科名: 柏科

保护级别 :2

综述: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Thuja)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原产北美和东亚,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false arborvitae)近缘。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毬花著生于枝端,雄毬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毬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毬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16公釐(约1/2吋),有4∼6对(或3对,多至10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

侧柏(T. orientalis, 即东方崖柏或中国崖柏)原产亚洲,为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具优美对称的树冠,约高10米(33英尺)。因为它具直立的枝条、垂直排列的扇状小枝系和具6∼8顶端钩状的毬果鳞片而被一些专家画归侧柏属(Biota)。崖柏属的其他亚洲种还有日本鲜崖柏(T. standishii, 即日本香柏;金字塔状乔木,在原产地高15米,具淡红棕色树皮和亮绿色叶)、朝鲜崖柏(T. koraiensis, 灌木或小乔木,高近10米,枝条开展,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银色)等。崖柏木材淡黄色或淡红棕色,质地轻软而耐用,芳香且易加工。巨柏(T. plicata, 即巨崖柏、大侧柏)是最重要的用材树种。金钟柏(T. occidentalis, 即美洲崖柏)的木材亦常用。

分布:产中国重庆城口,生长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层浅薄、岩石

现状 :濒危种。该种是1982年在四川城口县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标本的。由于森林已被砍伐,以后曾多次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最近又被重新发现。

别名 :四川侧柏

形态特征:高5-6(10)米,树皮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雌雄同株,花单性,单生小枝顶端。球果椭圆形至卵圆形,长6.0-6.5毫米,当年成熟。种子扁平,两侧具薄翅。本种与朝鲜崖柏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叶无腺点。

生长习性: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景观用途: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

相关新闻:一、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相关内容:

http://discovery.cctv.com/20070313/100924.shtml

二、TOM科技网相关报道:

崖柏是我国特有的“国宝”植物,8年前,专家以为它从地球上消失了,把它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抹去。可是昨天,一株正长得绿油油的活崖柏奇迹般地出现在深圳文博会国宝馆展区!

该株活崖柏的“主人”陈奕洪告诉记者,这株崖柏其实是经过植物专家紧急抢救而“死而复生”的。

2001年,陈奕洪在四川深山里发现有一株被大水冲下来的死崖柏。他把这株崖柏捡回家去,请来植物专家悉心照料,没想到它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成为罕见的在人工照料下成活生长的崖柏,非常稀奇。

他现在准备尝试用崖柏的种子繁殖,等技术成熟后,就可以推广人工种植崖柏了。

陈奕洪说,他这次之所以带着这株宝贵的活崖柏到文博会上亮相,就是希望崖柏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大家共同来保护这种堪称“国宝”的珍稀植物。

据悉,崖柏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层浅薄、岩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是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