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
拉丁名:Nigella damascena
所属科别:毛茛科黑种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茎有疏短毛,中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为一回或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细,茎下部的叶有柄,长2–3毫米,上部无柄。花单生枝顶,花萼5个,淡蓝色,形如花瓣,长8–12毫米,椭圆状卵形,基部逐渐变窄成爪;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小,其先端逐渐窄成线形,下唇2深裂,中部变宽,先端和中部有瘤状突起;雄蕊多数,花药处部钝或微渐尖;心皮通常5,基部合生成一复子房。??果膨胀,基部合生几达中部而形成蒴果,长1.5–2厘米,顶端开裂,先端喙长8–10毫米。花房形状像波斯宝石。种子多数,扁三棱形,黑色,表面粗糙或有小点。花期6–7月,果期8月。
来源:原产地中海地区。现亚洲和我国北部地区有栽培。喜生于荒地上。
收采和加工:果实成熟后收采全草,阴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将种子干燥,贮藏备用。
使用部分:为毛茛科植物黑种草的种子。
性味:味辛,性温。种子具有肉豆蔻和胡椒的香味。
主要成分:种子含有固定油(Fixed oil),其主要成分是皂角甙(Saponin),此外尚有少量(约1%)的挥发油。
烹调用途:为印度、埃及、希腊和土耳其人常用的调料。多用于蔬菜、豆类和咖喱食品的调制。
其他作用:有驱除胃肠寄生虫及催乳的作用。
备注:我国北部引入栽培的有大马士革黑种草(N.damascen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