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王庙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乡宁县关王庙乡

1、山西省乡宁县关王庙乡[1]关王庙乡地处乡宁县南部石山森林区,东与运城的新绛县、襄汾县接壤,西靠尉庄乡,南临运城的稷山县,北接管头镇和双鹤乡,素有乡宁南大门之称。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风多雨少,四季分明,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年降雨量为600毫米,无霜期为200天左右。

关王庙乡2001年由原关王庙乡与安汾乡合并而成,总面积为343平方公里,境内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砂岩、铝土矿等资源。全乡辖23个村委,138个自然村,共2.3万人,耕地面积3057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类、豆类等为主。粮食总产量约为6295吨左右,其中夏粮3324吨,秋粮2971吨。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关王庙中学寄宿制建设为标志,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总投资近3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全乡中小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投资300万元,新建了乡卫生院住院楼和门诊楼,配置了新型医用设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关王庙街道建设初具雏形,小城镇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新建了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云邱山景区建设已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

在农业发展中,关王庙乡依托盛宝王有限公司发展畜牧业,发展优种牛5000余头,猪4000余头,羊7000余只,依托华灵农工商公司发展糯玉米1000余亩,花菇20棚,种药材600余亩,林业发展迅速,核桃栽植1万余亩。

企业发展以产权置换和资源整合为契机,大力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炭产量达到60万吨。同时近几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致力于古存遗迹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大力发展全乡旅游业。华灵庙抗日纪念馆的建成开馆,云邱山风景区的开发启动,标志着该乡旅游开发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关王庙乡关王庙乡位于驿城区北部,107国道、京广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地理位置优越,辖区面积56.2平方公里,全乡共1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153个居民组, 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发展区在乡内腹地。

关王庙乡辖区面积69.1平方公里,呈“奔牛”状。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为2196小时,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25天左右,年降水量970mm,地下水资源丰富,属碳酸钙镁钠型水,虽质优量。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酸碱度适中,海拔高度在60-80米之间,地貌类型均一,工程地质条件优越。

常年主导风向,冬季西北风和北风,夏季为南风和东南风,最大风力为35kg/m2,地震裂度为3度以下。境内碧波荡漾的小清河,全长32公里,最后注入宿鸭湖,在关王庙乡境内,沿河修建拦河坝五座,可蓄水12000立方米,称为天然游泳娱乐场所。

关王庙自古以来就是驻马店以北大型驿站之一,最初因交通便利,商家云集,贸易繁荣,店铺林立取名二十里铺,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在此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百姓,深受群众爱戴,为纪念关羽,当地群众筹资建关帝庙,遂改二十里铺为关王庙,关羽的故事至今在当地广为流传,现存关帝庙遗址一座。

关王庙乡是一个农业大乡,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等;主要畜产品有:肉蛋鸡、良种猪、山羊等;主要特产有:红香椿、酒流烧酒。该乡以八里铺、潘庄村为中心建成豫南香椿基地,建有高标准大型日光温室80多座,年产香椿80000斤,产品无毒害,无污染,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被誉为“绿色保健蔬菜”。

几年来,关王庙乡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狠抓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沿107国道建立了金山、康达、顺达三个工贸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务实招商。目前该项目共引进县外资金4.2亿元,引进泰国、福建、郑州、驻马店等地客商61家,已建成27家。主要有:中泰合资华中正大制药厂、亚世达国际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中泰合资宏远亚麻厂、地区开元集团鸡精厂、福清长城加油中心等。1998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后,为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该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关王庙乡实际,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