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名:樗叶

别名:樗木叶。

汉语拼音:chu ye

英文名:Leaf of Tree-of-heaven Ailanth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tissima (Mill.)

Swingle[Toxicodendron altissima Mill.]

归经:肺经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rutin),阿福豆甙(afzel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kaempferol),树皮素(quercetin)及氨基酸(amino acid)。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

科属分类:苦木科

主治:湿热滞下;泄泻;痢疾;湿疹;疮疥;疖肿

生态环境:能耐旱、耐碱,常栽培为行道树。

各家论述:《唐本草》:主治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动植物形态:臭椿 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嫩枝赤褐色,被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90cm;小叶13-25,揉搓后有臭味,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斜截形,全缘,仅在基部通常有1-2对粗锯齿,齿顶端背面有1腺体。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带绿;雄花有雄蕊10;子房为5心皮,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3-5c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多折断,灰黄色,具小叶10余对,每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一侧圆,一侧斜,近基部边缘常有1-2对粗锯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柄长4-6mm。有时可见短的顶枝,黄褐色。质脆,易破断。气微,味淡。

功效分类:解毒药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