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普觉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十方普觉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俗称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代进行扩建,改名昭孝寺,又称洪庆寺。明正统八年(1443)重建后改称寿安禅林。成化十八年(1482)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改名十方普觉寺。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中路有"同参密藏"牌坊、功德池、钟鼓楼、山门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两侧有达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有大斋堂、大禅堂、霁用轩、清凉馆、祖师院等6进院落。西路5进院落,包括3座行宫院。故东西两路有"三宫六院"之称。寺院殿堂布局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在北京一带非常少见。卧佛殿内供铜铸卧佛像。卧佛寺殿宇轩昂,古树参天,有"西山兰若之冠"的美誉。

2001年06月25日,十方普觉寺作为清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