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这些古柏四季葱茏茂密,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伊尹生平伊尹名挚,据《通鉴外记》记载:生于空桑,卒葬南亳。这里所说的空桑,据《吕氏春秋》记载:有辛氏国王的女仆冼姑,一天到伊河边的桑园采桑喂蚕,听到有一婴儿啼哭,发现在空桑树洞中放着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于是抱回抚养,直至长大成人。这里所说的“卒葬南亳”,即指葬在此地。伊尹初为有辛氏国王的做饭奴仆,后提为厨师。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求知,对事物惯于分析探索,后来做了有辛氏国王女儿的教师。他在当厨师期间,看到人们医病吃中草药的叶、根难以下咽,就用陶器煎草药汤液帮人治病。《中药学》一书说:“商代伊尹始创汤液,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减低药物毒副作用。”以后便成为常用的中药剂型,使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延续至今。故伊尹被尊为“烹饪鼻祖”,至今各地厨师业拜祖碑刻尚存。

祠堂

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事,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

汤伐夏,夏灭亡,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伊尹做为商朝的开国元勋,尊为阿衡(宰相)。汤去世后,历辅外丙、仲壬,及太甲。卒后以天子礼葬于此。墓地旧时占地数十亩,冢前有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周、汉代陶片。

伊尹墓趣闻据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和 “ 烹饪鼻祖 ” ,为显示其 “ 与民相同 ” 的遗训,伊尹的墓一直是有墓无树。说起现在这些柏树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隋朝末年,瓦岗寨聚集了一支起义的队伍,为首的是一班子结拜兄弟,老大魏征,老二秦琼,老三徐茂公,老四程咬金。他们南征北战后投奔唐王李世民。李世民礼贤下士,喜才爱将,把魏征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把秦琼、程咬金等封为元帅、大将。不料魏征早亡,他死后就埋在魏堆村附近。后来罗通扫北,程咬金奉命押运粮草,路过此地,想起大哥魏征的坟墓就在这里,便到坟前拜祭,并从附近移来一大片柏树,连夜栽上,足有千棵。所以后来当地流传一句俗话“伊尹墓

的柏树数不清”。其实魏征墓离此不远,就在伊尹墓东百余米处。倘若不是夜里栽树,程咬金也许栽不到这里,这便是有名的罗汉柏的来历。

旅游相关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九月初九伊尹墓都有古会,古会是伊尹墓的盛事,逢古会之日,临近的安徽、山东、江苏的乡民纷纷来伊尹墓踏墓拜祭。踏墓民间自古就有习俗:扒草扒根--扒根生妮,扒草生小。新婚男女都来踏墓,他们手捧黄土,撒在伊尹墓上,然后在墓边扒草扒根。女的如扒到了草,必生小,如扒到了根,必生妮。拜墓,是当家人的事,即一家之主在逢会的吉日,到伊尹墓叩头跪拜,祈祷元圣爷(伊尹)保佑全家人事平安,健健康康,年景风调雨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