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麦病虫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麦病虫害

三麦虫害有吸浆虫、粘虫、麦蚜、潜叶蝇、麦叶蜂等,其中粘虫为偶发性害虫。潜叶蝇、麦叶蜂等仅零星危害,对产量影响不大。

病害有锈病(杆锈、条锈、叶锈)、赤霉病、白粉病、黑稳病(小麦以散黑穗为主,大麦是坚黑穗)、小麦线虫病、腥黑穗病、全蚀病、黄花型病毒病、网斑病毒病和大麦条纹病。

小麦锈病。每年都有发生。1956年至1957年损失产量2成左右。1959年损失产量65多万公斤。大麦坚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常年病穗3~5%;小麦线虫病(俗称鬼麦)局部严重。1955年受害严重田损失产量2成左右。小麦白粉病于1981年突发,8万多亩小麦普遍受害,损失产量150多万公斤。赤霉病每年都有一定危害,以1958年危害最重,全县麦子损失250多万公斤。

19703年,大麦改种“早熟3号”,坚黑穗病、条纹病、赤霉病危害减轻,但黄花型病毒病又成为主要病害。1980年危害最重,大麦受害25000亩。网斑病也变为常发性病害。

粘虫对大麦危害亦重,1966年、1973年有近万亩大麦出现断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