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做边改模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边做边改模型(Build and Fix Model)

什么是边做边改模型?

当一个软件产品在没有规格说明或主要设计的情况下被开发时,开发者往往不得不重新对产品编码多次直到他们得到正确稳定的产品。这种开发模型就是边做边改模型。

开发者们首先开发出一个产品的最初版本给客户验收,然后开发团队开发一个新的版本再次给客户验收。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客户感觉产品满意为止。

边做边改模型的存在问题

边做边改模型的最重要缺点是存在于需求,设计和实现中的错误要到整个产品被构建出来后才能被发现。

这是一种类似作坊的开发方式,对编写几百行的小程序来说还不错,但这种方法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

1) 缺少规划和设计环节,软件的结构随着不断的修改越来越糟,导致无法继续修改;

2) 忽略需求环节,给软件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

3) 没有考虑测试和程序的可维护性,也没有任何文档,软件的维护十分困难。

边做边改模型的适用范围

因为这种模型没有包括编码前的开发阶段,所以它不被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模型。然而在某些场合这种简单的方式非常有用。对于需求非常简单和容易明白,软件期望的功能行为容易定义,实现的成功或失败容易检验的工程可以使用这种模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