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三维
动画设计界权威教授
美国Discreet公司中国首席讲师
曾受德国政府邀请赴德授课
国内顶级的3DSMAX应用培训专家,曾制作出多部大型动画作品
研究3DSMAX设计有10年时间编著出版了多本
3DSMAX动画设计认证教材
早就听不少的朋友说起过黄心渊教授,在网站一搜索,关于他著书的介绍更是目不暇接。我想从事三维设计行业的人,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不知道黄老师的名字。也许,自己的家里就有几本黄老师编著的书籍。
采访前,一直想像着黄教授会是什么样,说话是急促还是缓慢,是不苟言笑还是妙语连珠。心里已经描画出一幅图画:深沉的背影、简洁的语言、梳理得一丝不乱的头发、说话的时候眼光会朝向高远处。也许,还有两道浓浓的眉毛。
我们是在黄老师给专家班的同学上课的课间,做的简短采访。
见到黄老师,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中等身材,语速不急不慢,衣着非常的朴素,说话时始终保持平和的微笑。这样一个毫不张扬的人走在街上,恐怕很怕让人将博士生师导师、中国三维技术的先锋联系起来。
或许,真正有成就的人,大抵都是这样朴素和低调吧。
范: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对您十分的敬仰。想知道关于您的一些个人情况。
黄:我是河南人。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在德国主攻多媒体技术专业。
范:您业余有什么爱好吗?是下棋吗?
黄:呵呵,工作排满了我的时间,基本上,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空闲了。
范:您从事教学有多少年了?我们知道您现在是从事管理工作,您是更喜欢当老师还是更喜欢搞管理?
黄:我教书将近20年。我个人更喜欢当老师,管理工作很有挑战,要考虑的事情更多。当然,我现在仍然兼着一些教学工作。
范:您能和我们聊聊您参与设计制作的3D作品吗?
黄:我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多的项目,多数情况都是在从事教学管理和研究的工作。不过在九十年代初,我和一些朋友做了许多动画作品,多应用于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片头及背景制作等等。
范:我们知道有很多的3D教材都是您写的,能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您主笔和参与编辑的教材有多少本吗?
黄:这个我自己也没有统计,也记不住了。市面上确实有一些。
李:那能否推荐一些好的教材给我们?
黄:其实目前市场上的教材特别多,但都大同小异。其实,选一个好的老师比教材要重要得多。因为他能把书里有价值的东西用好的方法真正教授给你,甚至书外的许多知识也一并教给你。我觉得爱因森的老师就非常棒,自身的素质非常高,教学上也很讲究方法和效果。这是爱因森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李:您在5天时间教给学生的知识所突出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黄:我5天教会学生更多的是经验。我几十年在三维技术领域学习发展和研究的成果的精华,以及我过去在3DMAX方面的学习方法、使用技巧、商业动画的构思。我想,这比单纯地学习软件如何使用,更具价值吧。
李: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三维动画设计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黄:最重要的就是勤奋、努力、再加上练习。
范: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觉得学完了之后会觉得茫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提升设计水平,或者说有一个大的跨越?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黄:三维技术从课堂走向社会,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多实践。深入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去,多接触实际要遇到的问题,一点点积累经验和知识。这个没有速成,只有靠一步步地学习。
李:3DMAX未来在哪个领域会最有发展?薪水可以达到多少?
黄:在建筑领域和游戏领域。在北京、上海可以在6000多,其次还要看你对3D的应用水平,初级可以在2000-3000之间,1年工作经验以上5000-6000。
李:爱因森今年已经成功申办大学,学习中心已经达到几十个,以后有机会你会去爱因森软件学院授课吗?和你以前来爱因森上专家班爱因森有什么新的变化?你对软件学院有什么好的建议?
黄:我1999年就来爱因森讲课了,和爱因森是老朋友了,爱因森软件学院的成立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我当然会在假期和其它时间来爱因森讲课。爱因森每年都在变化,现在觉得变化最大的还是爱因森的师资越来越强,且学习的氛围非常好。
李:中国已经加入WTO,也就是中国的教育也要和国际接轨, 在三维(3DMX)方面会是一个怎样的趋势?
黄:在技术领域中国是在追赶的,我以前也参加过国家的863计划,把3DMAX在工艺领域做大做强;在中国市场需求领域,可以说以后是需求巨大,如建筑、装潢、广告、电视、等众从宣传媒体都会用,以后的人才需求也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