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灌(1601—1676)、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向若,一字连璧,陕西合阳人。为诸生时,就以文名冠三秦,人称才子。明崇祯六年(1633),与同邑范如游、管大声同时中举。他痛感朱明王朝腐朽不堪,终生不仕。清兵入主中原,他又与吕元佐等过从甚密,并于太华一带,赋诗招隐,歌哭山林,怀念亡明;还与顾炎武、傅山等计议举兵反清。后家居三十余年。晚年,于合阳县城南乳罗山金水溪中,穿石凿谷,筑舍隐居。门上书对联曰:“清风焉能吹动我? 明月何尝不照人!”李灌著述甚富。康乃心集其佚文散诗成《向若先生遗集》二卷,《向若遗事述》一卷。今仅存《向若遗诗》一卷。康乃心《李向若先生墓志铭》云:“为文振笔直下,海立山奔,雄逸不可迫见;诗歌磊落豪爽,如万斛珠玑涌地而出。”他家居期间,经常置身于民间艺人之中,为他们编写剧本。据目前所知,曾编写过各种剧目三十余种。内容大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思想与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甲申 (1644)三月,崇祯自缢煤山,他写有《煤山泪》,寄托了他对明王朝的悼念与对清兵入关的强烈不满;同时又表现出他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仇视。传说他写的《黑山记》,是根据当地农民魏天命反清斗争的故事创作的,因剧中揭露了清廷的残酷统治,遭到禁演。他还对合阳线腔木偶戏的唱腔、造型、脸谱、服饰、提线技巧进行过革新。他创作和修改的一些民间生活小戏,有不少是宣传妇女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礼教的。内容健康,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辛亥革命时,曾把他的剧作如《七国齐》等当作重要的宣传资料,可见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的非同一般。清康熙十五年(1676)病死家中。终年七十六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